很多中国式家庭的爱是从一碗汤、一件衣开始,结果走向无言的结局,我家也是如此,只是没想到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争吵而是平静得可怕的问话,一切要从那锅鸡汤说起。
我依旧会提着那锅慢火煨了四小时的老母鸡汤,锅里翻滚的是实实在在的能暖到胃里的烟火气,可打开门,迎面扑来的是另外的味道,清冷的带着草木和泥土的气息,像是山谷里清晨的薄雾,干净却也疏离。

站在那个香气分裂的客厅中央心里说不出的憋闷,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心的问题,那句带孩子不比搞这些花草重要,在嘴边绕了三圈后还是咽了下去,变成平淡的汤趁热喝。
其实我们早就活在两个世界里,饭桌上心疼孙子吃得慢,本想伸手喂饭,她会用身体轻轻挡住说让他自己来,于是只能看着孙子把饭粒弄得满身满脸。
买的纯棉加厚棉衣永远被压在衣柜底,孙子身上穿的是她买的的小风衣,问孙子冷不冷,她说有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我的微信是她的信息静默区,转发给她的育儿宝典和辅食大全像石子丢进深海,连个回声都没有。

那天晚餐不停地给儿子夹菜,夸他工作辛苦和孝顺懂事,字字像裹着棉花的锤子不痛但闷得人心慌,儿媳放下碗筷轻声说了吃饱了就回房间,忍不住质问儿子就看着她这么不懂事,没有吼也没有激动只是把头埋得很低。
厨房里油烟机的嗡鸣消失了,只听见脑子里巨大的轰响之后是死寂,这句话把多年来的信念吹得无影无踪,不知道自己错在哪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孙子生日当天精心准备了厚厚的红包,还有沉甸甸的长命金锁那是压箱底的爱,儿媳礼貌地收下了,当晚就在家庭群里发了信息,感谢妈妈的厚爱,以后不用这么破费啦,给孩子的钱会先存起来做教育基金。

近期的家庭聚会是在餐厅的包厢里,他们正围在一起对着平板电脑哈哈大笑,而我坐在稍远的单人沙发上看着他们,儿子偶尔会抬头看我,眼神里有些愧疚和不习惯,我对他笑了笑,那是种平静的不再需要什么的笑。
人生总有一些门永远也敲不开,能做的是转过身为自己开一扇窗,曾努力扮演好角色,直到有那么一天宁愿做回真的自己,那个让你放下执念决定转身的瞬间是什么?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