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退伍只剩30天,我突然发现断电两年的7号塔在凌晨传输军用加密信号。
技术组长嘲讽我想立功想疯了,连长让我别多事。
可当我拿出七天精确数据对峙后,安全组连夜封锁了整个基站。
看着被层层警戒线围住的7号塔,我后背发凉——
那个被加密传输的内容,竟让三位少将登门,劝说我推迟退伍……

——————
宿舍墙上的倒计时牌显示:30天。
我盯着那个红色数字,手机又响了。是在云栖市的未婚妻晓敏。
“铁军,婚宴酒店要定了,你那边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最多一个月。”我揉着太阳穴。
“你都说了三个月了!我爸帮你找的工作,人家还等着呢。”晓敏的声音里满是委屈。
挂了电话,我长出一口气。十年通信兵,该回家了。父亲当了二十年兵,复员后一直说,技术不能丢。我从小就对这些设备感兴趣,一干就是十年,从列兵到上士,还拿过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老赵,连长找你。”室友小马推门进来。
连长办公室里,王连长正在看文件:“小赵,明天带新兵巡检所有基站。虽然你快走了,但这个月的活还得干完。”
“是!”
“7号废弃塔也看一眼。”王连长补充道。
我心里一动。7号塔去年三月停用,主电源线是我亲自切断的。
第二天下午,我带着两个新兵来到7号塔。这座三十二米高的铁塔,灰色钢结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塔基周围长满野草。
我掏出便携式检测仪,这是例行操作。设备对准塔身,屏幕显示一条平直基线——没有信号,正常。
“班长,这塔看着挺新,为什么不用了?”新兵小周问。
“技术淘汰了。”我收起设备,“走吧。”
回连部填写巡检报告:所有设备正常,7号废弃塔无异常。
夜里十二点四十分,床头的信号监测器突然蜂鸣。
我立刻坐起,抓过设备。屏幕显示:152.7MHz频段检测到异常信号传输。
我的睡意瞬间消失。152.7MHz,军用加密专用频段,平时极少使用。
按下信号追踪键,坐标显示:东南方向,780米。
那是7号废弃塔所在地。
我看了眼时间:凌晨12点47分。犹豫几秒,我还是决定去看看。作为通信兵,对信号异常的敏感刻在骨子里。
十五分钟后,我来到7号塔。月光下,铁塔像巨大骨架,投下长长影子。
打开检测设备,对准塔身。
屏幕立刻出现清晰波形。
频率:152.7MHz信号强度:-68dBm传输状态:连续传输方式:数字加密
我的心跳加速。这座断电两年的废弃塔,真的在传输信号。
我关闭设备重测,结果一致。换备用检测仪,信号依然存在。
我围着7号塔走了一圈。塔身无异常,控制箱的锁还是去年我锁的那把,主电源线切断口清晰可见。外观完全是停用状态。
但检测设备不会说谎。
我掏出笔记本,详细记录:
时间:10月8日凌晨12点50分频率:152.7MHz信号强度:-68dBm传输状态:连续检测设备:XJ-2000、DS-500结果:两台设备数据一致,确认信号传输
观察半小时,信号一直存在,强度稳定。
凌晨一点二十分,我返回宿舍。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想:一座断电的废弃塔,怎么可能有军用加密信号?
父亲说过,通信兵最重要的品质是对异常的警觉。任何看似微小的问题,都可能酝酿重大隐患。
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02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出现在连长办公室。
“报告!”
“进来。”王连长正在喝茶。
“连长,紧急情况。”我递上检测记录。
王连长接过笔记本,眉头皱起:“你确定?”
“绝对确定。两台设备反复检测。”我语气坚定。
“7号塔不是断电了吗?”
“是的,所以我觉得严重。152.7MHz是军用加密频段,信号强度稳定,明显是有目的传输。”
王连长沉默片刻:“你先回去,我向上级汇报。这事不要对任何人提。”
“是!”
上午十点,技术组长刘建华找到我。
“小赵,听说你发现7号塔异常?”刘建华四十多岁,在基地干了十五年。
“是的,数据在这。”我再次拿出记录。
刘建华看了看,摇头:“可能是设备故障,检测仪也会误报。”
“我用了两台设备,结果一致。而且我干了十年,对设备性能很了解。”
“那也可能是其他信号干扰。基地附近有民用设施,会产生谐波干扰。”
我皱眉:“刘组长,我现场确认过,信号就是从7号塔来的。而且这是军用加密频段。”
刘建华脸色不好看了:“小赵,你马上退伍了,别在这时候找麻烦。有些事,没必要过分认真。”
“可是……”
“没有可是。”刘建华打断我,“你的报告我会转交处理。作为技术组长,我明确告诉你,7号塔已彻底停用,不可能有信号。你检测到的,肯定是误报。”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发凉。
接下来三天,我每晚都去7号塔检测。信号一直存在。
我用最先进的信号分析仪做了详细检测,获得了更多数据:
信号类型:数字加密传输调制方式:QPSK传输速率:2.4Mbps数据包结构:标准军用格式误码率:<0.001%
看到这些参数,我后背冒冷汗。
这不是普通民用通信,是标准军用加密系统!
传输速率2.4Mbps,意味着大量数据在传输。误码率低于千分之一,是专业设备才能达到的水平。
我整理了一份详细报告,包括三天的检测数据,每个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这是父亲教的习惯——数据越精确,说服力越强。
报告长达十五页。
第六天上午,技术组全体会议。刘建华站在前面,语气严厉:
“最近有人对7号废弃塔多次检测,上报所谓'异常信号'。”他目光扫过全场,停在我身上,“我要强调,7号塔已彻底停用,任何'信号检测'都是设备误报或操作失误。”
我坐在角落,感受周围目光。
“有些同志马上退伍,还想着立功受奖。”刘建华话里带刺,“我理解这心情,但不能编造不存在的问题,影响单位工作。”
会议室响起窃窃私语。我脸上发烧,但强迫自己坐得笔直。
“刘组长。”我站起来,“我没编造任何东西。我有三天检测数据,每个参数都可验证。”
“验证?”刘建华冷笑,“你设备就有问题,怎么验证?”
“那请刘组长用您的设备去现场检测一次。”我盯着他,“如果真是误报,我承担一切后果。”
“你……”
“如果这是设备故障,我自费请全连吃饭。但如果是真的,刘组长,您能担起这责任吗?”
会议室一片寂静。
刘建华指着我,半天说不出话,最后甩手离开。
散会后,小马拍我肩膀:“老赵,何必呢?马上就走了,干嘛跟他较劲?”
“因为我是通信兵。”我淡淡地说,“如果连专业判断都不敢坚持,这十年算白干了。”

03
第七天早上六点,急促敲门声。
“赵铁军!”是连长的声音。
我开门,王连长脸色凝重,身后跟着两个便装人员。
“收拾下,跟我们走。”
十分钟后,我被带到指挥部三楼会议室。房间里坐着副司令员陈建国和几个陌生人,看气质是安全部门的。
“请坐。”一个中年男子示意,“我姓王,负责基地安全。听说你发现异常?”
我立正:“报告!”
“坐下说。”王处长语气平和。
我详细讲述发现过程,包括每次检测的时间、地点、设备型号和数据。讲到技术参数时,我特别强调QPSK调制和2.4Mbps传输速率的意义。
“这些特征明确表明,是标准军用加密通信系统。”我说,“从误码率看,是专业设备,不可能是民用干扰或故障。”
王处长和其他人交换眼神。
“你告诉过其他人吗?”
“汇报过王连长、刘组长,技术组会议上提过。”
“私下讨论过吗?”
“和室友提了一句,没说细节。”
王处长点头:“很好。从现在起,这事列为机密。你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能做到吗?”
“是!保证做到!”
“另外,你明天起暂停外出,在基地待命。退伍手续暂时推迟。”
我心沉了下。
“是!”
“你父亲也是通信兵?”副司令陈建国问。
“是的,首长。我父亲干了二十年通信。”
“怪不得这么专业。”陈建国点头,“你做得很好,及时发现了重要问题。”
接下来几天,我每天在宿舍待命。不能离开基地,不能用手机,连训练都不参加。
晓敏打了好几次电话,我用各种理由搪塞。她开始不高兴了。
“什么任务要这么久?你不能跟领导说,提前走吗?”
“部队的事不是想走就走的。”
“行吧。”晓敏声音里满是委屈,“你自己看着办。”
挂了电话,我靠在床上,五味杂陈。
第十天,我被带去现场勘察。
7号塔周围已被警戒线围起来,专业人员在忙碌。有人用精密仪器检测塔身,有人拍照记录。
“请指出,你当时在哪个位置检测?”技术专家问。
我指出具体位置,演示了检测过程。
“信号最强是什么时间?”
“凌晨两点到三点。根据七天观测,这时段最稳定。”
我注意到,7号塔某些部分已被拆开。塔身有明显切割痕迹,设备被拆卸检查。
“我们在塔身内部发现了不应存在的设备。”王处长走到我身边,语气凝重,“正是这些设备产生了你检测到的信号。”
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设备?”
“涉及机密,不能说细节。”王处长看着我,“但可以说,这是严重安全事件。如果不是你及时发现,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我后背开始冒冷汗。原来,7号塔真被人动了手脚!
晚上,我给晓敏打电话。
“铁军,到底怎么回事?你都快一个月没回信了。”她声音焦急,“婚期都定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对不起,晓敏。”我深吸气,“我这边出了情况,退伍要推迟。”
“推迟?推迟多久?”
“现在不确定。可能……要一段时间。”
电话那头沉默很久。
“赵铁军,你是不是不想结婚了?”晓敏声音哽咽,“你就直说,别拿部队当借口。”
“不是,真不是。”我急忙解释,“我这边真有任务,很重要的任务。”
“你知道我等了多久吗?十年!整整十年!”晓敏声音越来越大,“现在连婚都结不了,你让我怎么跟父母交代?”
“晓敏,你听我说……”
“我不想听!你自己看着办!”
电话挂断。我拿着手机,心里五味杂陈。
04
第十三天凌晨五点,急促哨声。
“紧急集合!”走廊里传来喊声。
我冲出宿舍,外面站满人,所有连队都在集合。
“所有人注意!”副司令陈建国表情严肃,“基地进行紧急安全演练,按指定路线撤离到北侧安全区!”
队伍移动。我注意到,撤离路线绕开东南角——7号塔所在区域。
回头看去,大量车辆正开进基地,直奔东南角。
军车、工程车、专业设备运输车,车队规模之大,我十年来从未见过。
我们在北侧空地待命。从这里,可以远远看到东南角。
7号塔周围被层层警戒线围住,警戒气球升起,至少上百人在忙碌。
“老赵,这到底怎么回事?”小马小声问,“搞得跟打仗一样。”
我摇头没说话。但心里清楚,这都跟那座塔有关。
上午八点,有人来找我。
“赵铁军,跟我来。”
我被带到指挥部会议室。房间里坐满人,正中央坐着一位佩戴少将军衔的老者,两边是各级军官和便装人员。
“请坐。”少将示意。
我紧张地坐下,背挺得笔直。
“赵铁军同志,”少将开口,“你的发现,为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代表上级组织,向你表示感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立正回答。
“现在需要你配合调查。能详细描述从发现到现在的过程吗?”
我详细讲述十三天来的经历,包括每次检测情况、上报过程、观察所得。
在场的人认真听取,有人做记录。
“非常好。”少将点头,“你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值得表彰。”
“还有个问题,”便装人员插话,“发现异常前,有没有注意到其他人的异常行为?比如有人常在深夜活动,或对7号塔特别关注?”
我仔细回忆:“去年7号塔停用时,技术组几个人对停用程序特别关心。当时以为是正常技术交流,现在想来可能有问题。”
“能回忆起是哪些人吗?”
我提供了几个名字。调查人员立即记录。
询问持续两个多小时。
“赵铁军同志,”少将最后说,“你表现出色。但案件还在调查,你仍需配合工作。”
“是!保证完成任务!”
“另外,考虑到你在此次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上级决定推迟你的退伍时间,直到案件彻底结束。”
我心里一沉:“服从组织安排!”
下午,王处长来找我。
“小赵,辛苦了。”他递给我瓶水,“事情比预想复杂。你的发现,真是及时雨。”
“王处长,能告诉我具体情况吗?”
王处长犹豫了下:“现在不能说太多。但可以告诉你,7号塔内的设备,已传输了至少三个月数据。如果再晚几天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我心沉到谷底。三个月!得传输多少机密数据?
“涉及人员呢?”
“正在调查。”王处长表情严肃,“这次涉及内部人员,情况很严重。”
第十八天上午,我在会议室外等待。
透过门缝,听到里面有人汇报:
“……数据泄露规模比想象还严重……”
“……涉及机密等级已上报最高层……”
“……好在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心跳加速。数据泄露?机密等级?最高层?
会议室门突然打开,三名少将军衔的军官走进来,手中拿着红色文件夹。
我立即起立立正。
领头的将军在我对面坐下,缓缓打开文件夹。
文件封面上,用黑色宋体印着两个大字:绝密。
我呼吸开始急促。
将军翻开第一页,我目光不受控制地扫向文件内容。
当看清文件首页那几个字的瞬间——
我呼吸彻底停止,瞳孔剧烈收缩,双手死死抓住椅子扶手,指关节泛白,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僵在原地。
那上面写的,竟然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