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那一晚,孩子睡在自己的床上,我却睡不着

最近有些忙,断更了几天~今天有时间,看到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说她为孩子分床的事整夜睡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儿子快五

最近有些忙,断更了几天~

今天有时间,看到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说她为孩子分床的事整夜睡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说,儿子快五岁了,还和他们挤在一张床上,每次试着让孩子自己睡,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

作为家长看着又心疼又愧疚,最后都是算了,等明天再说。

作为爸爸,我特别能理解,因为我们家,也经历过那段分床焦虑期。

那你们会不会不要我了?

我记得,姐姐四岁那年,妈妈跟我商量之后第一次跟姐姐提出了分床的事。

那时候她性格很黏人,晚上非要妈妈陪着。

我本以为她会哭,却没想到她很认真地问了一句:

“那你们会不会不要我了?”

那一瞬间,我愣住了。

我突然意识到,对孩子来说,分床不只是换个地方睡,那是一种被分开的感觉。

他们不是不想独立,而是害怕被丢下。

从那天起,我们就没再催她一个人睡,而是每天睡前聊天时,轻轻说一句:“有自己的小床其实挺棒的,可以放好多喜欢的玩具。”

她听着听着,也慢慢有了些向往。

孩子的独立,其实是慢慢来的

几个月后,姐姐终于主动跟我们说,想试试看!

那天她特意挑了自己喜欢的小被子,还让小妹帮她在床上摆了一堆娃娃。

睡前,她小声说:“爸爸,我有点怕。”

我握着她的手,说:“怕也没关系,爸爸妈妈就在隔壁。”

半夜她还是跑回来了。

我没有责备,只是轻轻给她盖好被子。第二天早上,她自己先道歉:“我下次再试试。”

我想说的是,孩子的独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回来”和“再出发”里慢慢长大的。

分床这件事,其实是我们和孩子都在成长

到小妹这儿,我们反而变得淡定了。

因为我们知道,分床不是考试,不需要太在乎结果,它更像是一场双向的成长练习。

孩子在练习独立,父母在练习放手。

那阵子,小妹也经常半夜醒来要找妈妈。

有几次我也心软,差点又把她抱回来。

但想到那句“成长不是推开的距离,而是仍在的爱”。

我轻轻哄她回房,她抓着我的手睡着。

再后来,她自己就不哭了。

真正的安全感,是让孩子知道我们随时都在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

安全感不是父母时刻在身边,而是孩子知道——你随时都在。

我特别认同!

所以在我们家,分床从来不是一刀切,而是一个温柔的过渡。

我们先分被子,再分床;

睡前讲故事、道晚安、轻声说“爸爸妈妈在这”。

那种被爱包裹的感觉,会让孩子更勇敢。

分床那晚,是爱的延伸

现在,姐姐已经能自己睡在房间里,小妹也正在适应。

有时她们俩会拉着手聊天,咯咯笑一阵才睡。

我路过门口,听到那阵笑声,心里特别踏实。

孩子在慢慢长大,我们也在慢慢学会放手。

原来,所谓分床,不是孩子离开了我们,而是他们带着爱,去学会自己睡觉。

写在最后

有人说:“养育的本质,是一场温柔的告别。”

我特别认同。

分床的那晚,对孩子来说,是勇敢的开始;对父母来说,是爱的延伸。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没准备好,请别焦虑。

给他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温柔,因为真正的独立,从来都不是分开,而是在爱里,各自成长。

你家孩子分床了吗?那一晚,你舍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