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了这群孩子,中国移动联手清华大学

10月19日,南昌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开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陈怀达在《算网筑基 AI赋能 共创虚实融合新未来

10月19日,南昌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开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陈怀达在《算网筑基 AI赋能 共创虚实融合新未来》的主旨演讲中描绘了一幅技术融合的宏伟蓝图。

就在大会开幕次日,一场名为“睛彩无界”的弱视儿童VR关爱计划在江西南昌正式启动,中国移动联手清华大学、江西省儿童医院等机构,共同发布了一套革新性的VR弱视康复系统,为全国超千万弱视儿童带来福音。

01

AI+VR融合的新时代

“AI+”时代呈现出三大加速融合趋势: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的加速融合。中国移动正依托“连接+算力+能力”核心优势,构建“基建共筑、场景共生、生态共赢”的“VR+AI”融合发展体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陈怀达在演讲中指出,VR与AI的结合,正是这三大趋势的生动实践。生成式AI技术推动内容从“人工建模”迈向“智能生成”,VR终端向更轻、更智能的空间计算终端演进,数字孪生叠加实时优化,将数实融合从“局部仿真”进化为“全局智控”。

这一技术融合不仅改变着工业和娱乐领域,更在悄然影响医疗康复这一领域。

02

科技温暖生命

在2025世界VR产业大会的AI+VR融合创新主题论坛上,一套VR儿童弱视康复系统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这套系统并非普通的技术产品,它是中国移动联手清华大学、江西省儿童医院等机构的跨界合作成果。承载着科技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这套系统采用VR双屏分显渲染技术,能够精准调节双眼训练,为弱视儿童开启数字化疗法新希望。

如果告诉你——“戴上VR头显,通过游戏化训练,就能帮助弱视孩子找回清晰视界”,你是否会为之动容?

传统弱视治疗通常需要漫长而重复的训练,孩子们往往难以坚持。而中国移动与清华大学研发的这套系统,通过游戏化的治疗方式,将传统康复周期大幅缩短75%。

03

技术背后的支撑

这一创新康复系统的背后,是中国移动强大的算力网络支撑。

中国移动打造了全国首个“四算合一”国家枢纽算力调度平台,总算力规模超61EFLOPS,为AI实时交互、VR虚拟现实场景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在能力建设上,中国移动今年焕新发布的“九天”基础大模型3.0,具备“高安全、高可控、全国产、全行业”四大特性,可以赋能开发者快速构建场景化应用,生成VR内容,大幅降低制作成本。

此外,作为中国移动在VR领域的专业研发机构,中国移动VR创新中心近年来发展迅猛,2024年就在中国VR50强企业榜单中已跃升至第24位。

截至今年9月,该公司主营收入近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八成,这支高素质、年轻化的创新团队,正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可感、可用、可及的现实生产力。

04

开出“千行百业”之花

中国移动在VR+AI领域的探索,体现了科技企业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陈怀达副总经理在演讲中强调,中国移动坚持需求驱动,释放“千行百业”融合价值。

无论是VR带来的沉浸体验,还是AI赋予的决策智能,都不是孤立的技术展示,而是在“千行百业”的土壤中,实现融合赋能、价值共生。

在生产领域

中国移动联合广州明珞装备创新提出“双交付”模式,实现实体产线与虚拟产线的同步交付,通过虚拟产线解决95%的调试问题。

在文旅领域

中国移动打造“千年一序滕王阁”数字体验空间,让游客得以“身临其境”,与“王勃”对话,乘“鲲鹏”遨游,在虚实交织中梦回盛唐,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在生活领域

中国移动联合手清华大学、江西省儿童医院等机构成功研发VR儿童弱视康复系统,也正是“融合赋能、价值共生”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正如陈怀达副总经理所言:“AI时代,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单一技术的领先,更取决于‘连接’的广度、‘算力’的强度、‘能力’的深度”。

科技的光芒不只照耀在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发展,也照亮了弱视儿童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