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追觅 Z6000 Pro 洗碗机斩获奥维云网“创新产品奖”:一项行业难题被攻破了

在中国家电行业,奥维云网(AVC)的年度评选一向被视为观察产品创新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评选中,一款并不起眼但“技术含量

在中国家电行业,奥维云网(AVC)的年度评选一向被视为观察产品创新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评选中,一款并不起眼但“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追觅 Z6000 Pro 洗碗机获得了“创新产品奖”。

相比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高配置”“大容量”“多模式”,Z6000 Pro 得奖的理由只有一句话——它解决了行业绕不开、用户喊了 20 年的问题:洗碗机洗不净深腔餐具。

这背后是一项行业内罕见、工程难度极高的结构创新——振翼喷臂技术。

01  洗碗机进入中国多年,真正的痛点其实没被解决

如果问中国家庭为什么迟迟没有完全接受洗碗机? 最常见的答案是——洗不干净。

尤其是:

凹底碗

深腔碗

婴儿奶瓶

汤盅

长条状餐具

结构特殊的锅盖

水流不够覆盖、喷淋角度有限、盲区清洁能力弱……

这些痛点几乎影响了所有传统喷淋系统。

很多厂商试图靠“加喷臂”“加轨迹”“加喷淋模块”来提升洗净力,

但这带来的副作用是:

结构越来越复杂

更容易藏污纳垢

清洗维护成本变高

行业多年都在“加法”中寻找突破,但迟迟没有根本解决方案。

02 追觅的打法:不用加法,用“结构创新”解决问题

追觅 Z6000 Pro 获奖的核心理由,是它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减法逻辑”。

它没有增加喷臂数量,也没有让水路像迷宫一样膨胀,而是——让喷臂主动“变形”。

这就是追觅的振翼喷臂技术(业内首创)。

振翼喷臂内部采用镍钛合金材料,会随水温变化产生精准形变:

水温上升 → 喷臂“翅尖”改变角度

角度改变 → 水流覆盖范围扩大

覆盖扩大 → 深腔餐具、水杯底部也能充分冲刷

它的动作更像一只在水里展开翼羽的“水鸟”,

用动态变化的结构实现更大范围、更精准的喷淋。

这项技术的价值在于:

不靠堆喷臂数量

不靠复杂结构制造更多卫生死角

而是在结构层面提升洗净力

奥维云网给出的评价非常直白:“这是从原理层面解决洗不净问题的创新。”

03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工程突破”?

振翼喷臂背后并不是一个“聪明点子”,而是一个工程难题。

难点包括:

如何让镍钛合金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形变?

如何确保形变角度精准在 -2°~+4° 而不失控?

如何让喷臂在上千次、高速旋转里保持寿命?

水路如何在形变状态下保持稳定?

追觅的研发团队引用了来自航空柔性结构、智能材料、家电高温环境的多学科技术,

最终让振翼喷臂在量产机型上实现稳定、可控、可维护、安全的动态喷淋。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跨行业技术迁移: 把原本用于医疗、机械结构中的镍钛材料,用在了洗碗机上。

这是 Z6000 Pro 能在评审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原因。

04  除了技术突破,这次获奖说明了什么?

获奖本身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

① 中国洗碗机行业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以往行业竞争是:

谁喷臂更多

谁模式更多

谁容量更大

现在变成:

谁能真正理解用户痛点

谁能从结构/原理上做创新

谁能解决长期未解的问题

Z6000 Pro 的获奖,是整个行业的一次方向性信号。

② 洗碗机进入“深度清洁时代”

洗净力不再只是“高温 + 高压”的简单叠加,

而是:

水流覆盖逻辑

结构工程设计

智能喷淋轨迹

卫生安全设计

这种更精细、更工程化的思路,代表行业未来趋势。

③ 创新正在成为品牌出海与高端化的关键筹码

技术创新让中国品牌从“堆配置”走向“独立能力”。

振翼喷臂这样的技术,不仅能在国内市场建立壁垒,

也更容易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被识别与认可。

结语:一个小喷臂,推动了洗碗机的大趋势

追觅 Z6000 Pro 获得奥维云网“创新产品奖”, 不是因为它堆了更多参数,而是因为——它把洗碗机行业沉积 20 年的痛点,以一种新的方式拆解了。

技术的价值,不是炫技,而是解决问题。

而这一次,洗碗机的“洗不净”,真的被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