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变天”也太赶巧了,偏偏就在中美交锋之际,亲华总理一夜间被解职,蒙古国刚与中俄定下的大事怎么办?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蒙古国议会以71比40,投票罢免了总理赞丹沙塔尔。
这一决定距离他以高票当选总理仅过去四个月,如此突然的政权更替令人咋舌。
赞丹沙塔尔执政期间,积极推动与中俄的合作,尤其是备受瞩目的西伯利亚2项目,就是在他的任上敲定的,如今他突然被解职,不禁让人想问,中俄蒙合作会受到影响吗?
蒙古国此次政权更替的时间点十分微妙,当前中美关税战正酣,美国为稀土资源愁眉不展,同时还极力反对中俄能源合作。


在此背景下,赞丹沙塔尔突然倒台,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否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一直对蒙古国有着特殊的兴趣,长期以来,美国试图在前苏联地区扩大影响力,而蒙古国地理位置特殊,夹在中俄之间,自然被盯上了。
这几年蒙古国与美国眉来眼去,喊出了一个所谓的“第三邻国”旗号,还答应跟美国开通直航,想要从空中运输稀土,不过因为地理原因,这一计划迟迟没有进展。
更加让美国糟心的是,在蒙古国的经营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定进展,赞丹沙塔尔政府上台后心血白流,被蒙古国搁置的西伯利亚2项目突然就复活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成。
就在前不久举行的九三阅兵期间,中俄蒙敲定了一件大事,中俄正式签署建设西伯利亚2天然气项目的备忘录,算是给20年的谈判画上了一个句号。

西伯利亚2项目能够起死回生,赞丹沙塔尔政府可谓是功不可没,蒙古国不再使绊子了。
此次蒙古国政权更替,美国恐怕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美国对蒙古国的稀土资源一直垂涎三尺,在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下,美国对稀土的需求更加迫切,正在组建一个“稀土联盟”,如果蒙古国的稀土资源能够为其所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的稀土困境。
此外,美国一直反对中俄能源合作,西伯利亚2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加强中俄之间的能源联系,但这却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很有可能试图通过干预蒙古国政权,来打乱中俄能源合作的步伐。

对于蒙古国来说,其“第三邻国”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的干预提供了机会。
虽然赞丹沙塔尔上台后,试图改变这一策略,转向更加务实的对华合作,但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蒙古国的既得利益和影响力。
如今赞丹沙塔尔被解职,蒙古国新政权的外交政策走向尚不明朗,如果新政权受到美国影响,开始调整与中俄的合作关系,那么西伯利亚2项目很可能受到冲击。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伯利亚2项目对于中俄蒙都有着巨大利益。
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俄罗斯希望拓展东亚市场,蒙古国也渴望通过收取过境费,和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经济转型。
这种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有可能促使新政权在权衡利弊后,继续推进与中俄的合作。
总之,不管美国打的什么算盘,蒙古国有且只有两个邻居,想要发展离不开中俄,如今特朗普政府都自顾不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