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产,正纠结 40 万预算选台 SUV—— 想让老人坐得舒服、孩子玩得开心,又不想放弃自己对 “动力爽感”“颜值个性” 的小追求,那 2026 款腾势 N9 DM,大概率会出现在你的备选清单里。
这款车正式上市时,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发来消息:“这双色车身看着挺特别,六座空间够不够用?” 其实选家庭车,本质是选 “能平衡所有需求的解决方案”。今天咱们就以 “一家之主” 的视角,聊聊这台车到底能不能接住你所有的出行期待。

一、外观:不做 “油腻大块头”,双色车身藏着你的小个性
买大型 SUV 最怕什么?怕车长超 5 米、宽超 2 米的 “大块头” 显笨重,开去接客户没气场,接孩子又像 “校车”。但 2026 款腾势 N9 DM 的外观,刚好避开了这个雷区。
先说说最吸睛的新配色 ——“紫瑢金” 和 “红雅金” 双拼车身。我第一次在 4S 店见到 “紫瑢金” 时,刚好是下午 3 点的阳光,金色车顶被晒得泛着暖光,紫色车身却透着淡淡的冷调,两种颜色交融在一起,不像有些双色车那么浮夸,反而有种 “低调的贵气”。有次开去幼儿园接孩子,旁边宝妈问:“你这车颜色在哪选的?比黑色耐看多了。” 至于 “红雅金”,朱砂红车身配流光金顶,过年开回老家,长辈都夸 “这颜色喜庆,看着就大气”。当然,如果你偏爱简约,玄璟墨、雪玉莹这些单色车漆也还在,选择不算少。
再看车身细节,5258mm 的车长、3125mm 的轴距,站在旁边确实有 “压迫感”,但设计师用了 “隐藏式门把手” 和 “悬浮式车顶”,让侧面线条显得很利落,不会像传统大型 SUV 那样 “笨笨的”。最有意思的是车顶的 “瞭望塔式激光雷达”,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个小天线,既保留了科技感,又没破坏车顶的整体感 —— 不像有些车把激光雷达放在前脸,总让人觉得 “突兀”。
晚上解锁车时,前后灯的动态效果也很加分:前灯的 “双瞳” 日行灯像缓缓睁开的眼睛,尾灯的贯穿式光带会从中间向两边点亮,仪式感拉满。 这种小细节,刚好戳中 “想给家人新鲜感” 的小心思。



二、空间与舒适:六座不是 “凑数”,每个座位都有 “被照顾到” 的感觉
对家庭用户来说,“空间够不够用”“坐得舒不舒服”,比什么都重要。2026 款腾势 N9 DM 的 2+2+2 六座布局,不是简单把座位塞进车里,而是让每个座位都有 “被重视” 的感觉。
先看前排,副驾的 “零重力女王座椅” 是真的舒服。我爱人平时坐副驾总说 “腰累”,但这张座椅能一键调节到 120 度,腿托自动伸出来,整个人像 “陷” 在沙发里,上次开 3 小时高速,她居然睡着了,醒了说 “比家里的按摩椅还放松”。主驾座椅也不差,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都有,冬天开车不用再忍 “冰屁股”,夏天也不会闷出一身汗,长途驾驶时开启 “腰部按摩”,到家后腰不酸背不疼。

二排是 “家庭核心区”,这两个独立座椅能左右横向滑动 15 厘米 —— 平时孩子坐在中间过道玩,想照顾孩子时,把座椅往中间挪一挪,伸手就能碰到;老人上下车时,把座椅往旁边挪,车门开口更大,不用 “弯腰挤进去”。座椅同样带加热、通风、按摩,我爸妈坐长途时,总说 “比火车软卧还舒服”。最实用的是二排的 “双小桌板”,孩子放绘本、写作业,我放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都很稳;旁边还有双 50W 无线充电板,我和爱人的手机放上去,1 小时就能充满,不用再抢充电线。


以前我最担心第三排 “坐不了成年人”,但腾势 N9 DM 的第三排居然挺宽敞。我 175cm 的身高坐进去,膝盖离二排座椅还有两拳距离,不会觉得 “蜷得慌”;座椅还带电动调节和加热,冬天老人坐第三排也不会觉得 “冷”。有次带爸妈和岳父母一起出游,六个人坐得舒舒服服,没有一个人抱怨 “挤”。

车内还有很多 “照顾孩子” 的小细节:后排 17.3 英寸的吸顶屏,能连手机投屏,孩子看动画片不用连热点,屏幕亮度会自动调节,晚上看也不刺眼;扶手箱里的车载冰箱,能制冷也能制热,夏天放酸奶、冬天热牛奶,随时能给孩子拿 “温乎的”;后备厢常规容积 351L,能放 2 个 28 寸行李箱 + 1 个婴儿车,要是露营,放倒第三排座椅,容积能扩展到 1140L,帐篷、折叠桌椅、食材箱都能装下,甚至能放下孩子的小自行车。


三、智能与辅助驾驶:不玩 “科技噱头”,每一项功能都 “用得上”
现在很多车都在堆 “科技配置”,但不少功能买回来就成了 “摆设”。2026 款腾势 N9 DM 的智能配置,难得的是 “每一项都能用得上”。
先看智能座舱,车内三块屏幕都很实用:13.2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只显示车速、续航、导航这些核心信息,不会用乱七八糟的数据分散注意力;17.3 英寸的中控屏操作流畅,像用平板一样,我家孩子都能自己滑动找动画片;最惊艳的是 50 英寸的 AR-HUD 抬头显示,导航路线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和路面实景完全重合,开高速时不用低头看仪表盘,也不用频繁扫中控屏,视线始终保持在前方,长途驾驶的疲劳感都减轻了不少。
音响用的是 26 扬声器的帝瓦雷,音质确实不错。有次放孩子喜欢的儿歌,人声清晰,乐器的细节也能听出来,孩子说 “比家里的音响好听”;我偶尔听古典音乐,声场很开阔,像坐在小型音乐厅里。车机系统是 DiLink 150,支持 5G 网络,加载导航、播放视频都不卡顿;“六音区语音识别” 特别好用 —— 我在主驾说 “打开空调 24 度”,爱人在二排说 “我这边调低 1 度”,孩子在三排说 “播放儿歌”,系统都能精准识别,不会出现 “一喊全动” 的混乱,不用再互相 “传话” 调设置。

辅助驾驶更是 “长途救星”。它搭载的 “天神之眼 B” 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在城市里堵车时,开启 “拥堵跟车” 功能,车辆会自动跟紧前车,加减速都很平缓,不用一直踩刹车、踩油门,我开 1 小时堵车路段,脚也不酸;遇到 “无保护路口”(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系统会提前识别横向来车,要是有危险会自动减速,避免 “鬼探头”。
硬件配置也很扎实:1 颗激光雷达 + 5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摄像头,能覆盖全方位的路况,就算是暴雨天,也能精准识别前方的车辆和行人;英伟达 Orin X 芯片算力够强,处理数据很快,不会出现 “反应慢半拍” 的情况。有次在高速上遇到突发情况,前车急刹,系统瞬间发出预警,同时轻微制动,给了我足够的反应时间,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 —— 要是没有这套系统,可能就追尾了。

四、动力与操控:3.9 秒破百的 “大块头”,也能当 “家庭保姆车”
很多人觉得 “大型 SUV 动力都肉”,但 2026 款腾势 N9 DM 却有点 “反差萌”—— 既能当 “猛男”,也能当 “暖男”。
它的动力系统是 2.0T 插混 + 三电机,总功率 680kW,零百加速 3.9 秒。第一次踩油门时,我还挺惊讶:这么大的车,居然有 “推背感”?超车时特别干脆,从 80km/h 加到 120km/h,只用了 3 秒多,不会给你 “力不从心” 的感觉。但它的 “猛” 是可控的,切换到 “舒适模式” 后,油门响应会变得平缓,不会像纯电车那样 “一窜一窜”,老人孩子坐起来也不会觉得 “晃”。

续航表现也解决了 “焦虑”:CLTC 纯电续航 202km,我平时上班单程 15km,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电费比油费省了近三分之二;要是长途自驾,满油满电综合续航 1302km,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只需要加一次油,不用在高速上排队等充电。充电也快,19 分钟就能从 30% 充到 80%,逛商场时顺便充会儿电,就能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 “灵活性”。基于 “易三方” 技术,它能实现 “后轮双向转向”,最小转弯半径只有 4.65 米,比很多紧凑型轿车还灵活。在小区狭窄路段掉头,不用来回倒一把,一次就能转过;侧方停车时,开启 “蟹行模式”,车辆能横向移动,就算车位只比车身宽 30 厘米,也能轻松停进去 —— 以前我停这种车位要倒 5 分钟,现在 20 秒就能搞定,旁边的老司机都忍不住问 “你这大车怎么这么灵活”。
底盘也很舒服,云辇 - A 智能空气悬架能自动调节软硬:走烂路时,悬架会变软,过滤颠簸的效果很好,孩子坐在后排不会觉得 “颠得腰疼”;高速过弯时,悬架会变硬,车身侧倾很小,开起来很稳。离地间隙 222 毫米,下雨天过积水路段(最深 550 毫米)也不用怕,去年暴雨时,很多车都在路边 “趴窝”,我开着它顺利回了家,心里特别踏实。

五、总结:不是 “完美神车”,却是 “家庭需求的优解”
说实话,没有哪台车是 “完美的”。2026 款腾势 N9 DM 也有缺点:比如车身大,在老小区找车位还是有点费劲;车机系统偶尔会有 “卡顿”,虽然不影响使用,但还是希望能优化。
但对家庭用户来说,它的优点刚好戳中了 “痛点”:六座空间够大,每个座位都舒服;智能配置实用,不玩噱头;动力够劲又省油,续航不用愁;甚至连 “颜值” 和 “个性” 都照顾到了 —— 这就够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要一台 “能装下全家,也不丢自己” 的大型新能源 SUV,那我建议你去线下门店试试:坐进二排感受下座椅的舒适度,用用语音控制看看反应快不快,再试驾一圈体验下 “3.9 秒破百” 的爽感和 “蟹行模式” 的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