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山中有白石”第四届沈周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在苏州相城隆重开幕

今天(2025年11月22日),“山中有白石”——第四届沈周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在苏州相城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高校艺术史的

今天(2025年11月22日),“山中有白石”——第四届沈周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在苏州相城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高校艺术史的16位博士、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沈周书画创作、诗文创作、师承流派、交游采风、后人的评价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开幕式上,相城区政府副区长朱向峰在致辞中指出,沈周先生是相城水土孕育出的文化巨擘,是“吴门画派”的开宗大师,更是中国艺术史上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峰。他博大的艺术成就、深邃的哲学思想与高洁的人格风范,汇聚成一条丰沛的文化江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人。传承弘扬沈周文化,既是相城人一份深沉的历史责任,也是一项光荣的时代使命。

相城区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美术学院共同打造了“沈周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这一专属平台,并已集结出版两辑《沈周研究》辑刊。朱副区长希望青年学者们,常来相城,研究沈周、纪念沈周,弘扬沈周文化,让沈周的文化精神照亮更多人的心灵,携手将相城打造成全国沈周与吴门画派研究的学术高地和精神家园。

    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危冰提出几点希望:沈周故里相城要注重收集沈周研究的成果;相城区的中小学要加强沈周书画传承教育;相城区要充分利用好沈周文化园、文徵明纪念园等文化载体;相城区以及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要将沈周研究活动坚持办下去。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美术馆名誉馆长徐惠泉先生回顾了苏州近年来开展沈周文化研究的历程,对相城区以及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坚持数年连续举办沈周研究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山中有白石”五个字,不仅是对沈周先生号“白石翁”的优雅呼应,更是先生不慕荣利、潜心艺术的生命姿态,也是先生像山石一样厚重、像玉石一样温润的精神风骨。今天大家汇聚在先生曾经生活与创作的土地上,正是为了探寻这片“白石”所蕴藏的千古灵光,接续那份绵延六百年的文脉与文心。

     开幕式上,主办方向张继馨艺术馆、元和塘美术馆、湘城小学、阳澄湖中学、阳澄湖小学、沈周村以及刘珏故里等单位赠送了刚出版的《沈周研究》第二辑。

    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分别授予相城区湘城小学和苏州探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书画传承基地和数字文化研究基地称号。

   五位嘉宾用毛笔通过文化科技手段为“山中有白石”沈周研究工作坊活动点题。

最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毛秋瑾女士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目是《吴门绘画研究新进展——以沈周为中心》。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16位艺术史博士、学者参加了专题座谈研讨。相城区以及苏州市书画爱好者、文博机构以及相关相关单位负责人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在苏期间,参会的青年学者还参观了苏州碑刻博物馆、沧浪亭,寻访沈周经常入住的大云庵(大云桥)等文化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