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下午,厦门港 —— 海风轻拂的码头,一场跨越海峡的爱心传递在此启幕。中国首善、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通过台湾花莲县红十字会捐赠的3000万元民生物资,于当日完成装船启运前的交接仪式。台湾地区花莲县红十字会总干事陈玉秋、台湾地区高雄市红十字会总干事简昭汉等一行4人出席仪式。
这批包含3万套羊绒大衣、1万床棉被及600万只医用N95口罩的救援物资,将定向驰援花莲地震灾区,为受灾民众送去御寒保障与防疫支持。

此次捐赠的物资运输堪称“爱心接力”。11月17日,8辆长22米、宽3米、高3.5米的大型平板运输车从江苏南京启程,满载救援物资奔赴厦门港。物资清单直指灾区当前最紧迫的需求:羊绒大衣与棉被针对花莲寒流侵袭下的保暖痛点,医用N95口罩则为灾后防疫筑牢关键防线。据花莲县红十字会统计,这批物资可覆盖超4万名受灾民众的基本需求,其中600万只口罩足以支撑灾区一个月的防疫消耗。



厦门港务集团为物资运输开通“绿色通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程优先保障,确保48小时内完成启运,让物资以最快速度抵达灾区。”


交接仪式现场,花莲县红十字会总干事陈玉秋紧握陈光标双手,动情表达感谢:“您的善举不仅缓解了物资紧缺,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并承诺后续将配合政府救灾进度,分批将物资配送至各受灾村里,确保物资能够用在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身上。


这份温暖也穿透海峡,抵达花莲民众心中。社交媒体上,受灾民众纷纷留言:“地震让家园受损,但大陆同胞的支持像家人般温暖”“寒流里的羊绒大衣,比任何语言都有力量”“N95口罩背后,是两岸血浓于水的真情”。
这并非陈光标首次向台湾伸出援手。自2009年莫拉克风灾捐赠300万元起,他已持续16年关注台湾灾情:2011年春节率企业家团赴台发放1亿元物资,2015年苏迪勒台风后捐500万元重建资金,2024年花莲7.3级地震时更以1000万元捐款成为首位响应的大陆民营企业家。截至2025年10月,其累计向台湾捐赠款物超2.8亿元,覆盖风灾、地震、水灾等多类灾害场景。
“慈善不是数字游戏,而是责任与担当。”陈光标在仪式上强调,“今后我将持续关注台湾清寒民众,因为两岸根连根,都是中国人。”他特别提到,此次捐赠的羊绒大衣均采用环保再生材料,践行其长期坚守的“绿色慈善”理念。
随着交接仪式落幕,8辆运输车缓缓驶向码头。货轮汽笛长鸣,载着3万套温暖、1万床安心与600万份守护,更载着两岸同胞的深情厚谊,朝着花莲的黎明启航。正如陈光标所言:“爱心无界,大义永恒。愿这份温暖融化寒冬,让两岸同胞的心贴得更近。”(丁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