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韩国网友困惑:“剧情虽虚构但取景真实,中国为何抵制?”泰国网友:“问题在于张冠李戴的不诚实”

在Quora上,看到一位韩国网友为《暴风圈》争辩:我不理解中国观众为什么这么激动,电视剧虽然是虚构的,但取景地都是真实存

在Quora上,看到一位韩国网友为《暴风圈》争辩:我不理解中国观众为什么这么激动,电视剧虽然是虚构的,但取景地都是真实存在的地方啊!我们只是在讲故事,为什么中国人要抵制一部全球热播的剧集?

这一困惑让我忆起儿时玩的“指鹿为马”游戏,明明指着鹿硬称是马,还振振有词地问旁人:“你怎就不相信我?”

这位韩国网友的疑惑,实则是对争议焦点的根本误解。

问题核心不是剧情为虚构,而是《暴风圈》以香港破旧街区冒充大连的欺骗行为。

印度网友表示赞同韩国网友观点:我觉得中国观众过于敏感了,这只是娱乐节目,不应该上升到民族情绪。宝莱坞电影也会常选其他地方来拍摄,以替代印度城市,观众对此艺术处理都能理解。

但这种观点忽视了关键差别。

泰国的制片人分析得很到位:在泰国拍戏时,要是想用别的地点代替某个城市,一般会选风格差不多的区域;要是没办法匹配,也会在片尾跟观众明确说,可要是直接把A地破败的街区当作B地繁华的都市,还标错地名,那就是纯粹敷衍观众了。

数据显示,2024年大连GDP为9516.9亿元,并且大连是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在《暴风圈》当中标注着“2025年中国大连”的场景实际上是在香港深水埗棚户区拍摄的;那里的繁体字招牌以及陈旧建筑,和真正的大连简直天差地别。

巴西导演卡拉提起专业标准:我们拍摄里约热内卢时,即便去其他地方取景,也必须保留城市的基本特征,比如海滨、现代建筑、热带风情这些元素。但像《暴风圈》这样处理的,在业内确实不够专业,完全看不出大连真实的样子。

更让人无语的是取景选择的荒诞性。

韩国首尔距大连不足300公里,乘飞机用时不到一小时,比前往香港还要便捷。

不过制作方没有就近采用简体字城市的街景,反倒用繁体字街景来冒充,连最基本的文字系统都弄混淆了。

值得关注的是,《暴风圈》耗资650亿韩元,还声称在13个国家实地取景,如此大的制作规模,竟在地理常识上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

剧中不但把香港错当成大连,还出现用红地毯印五星图案的细节,这确实让人对制作团队的专业水平存疑。

有趣的是,连香港网友都觉得被冒犯。有港人评论:"我们香港也不是破地方,为什么要用我们最落后的角落代表别的城市?"真算是一次得罪两个城市。

说到底那位韩国网友和支持他的印度网友都误解了争议本质。这不是虚构与现实的问题,而是诚信与欺骗的问题。

影视作品虽说可以虚构剧情,但对真实地名的使用应该负责任。

就像老话讲的“名不正则言不顺”,既然标注了大连,那就要把大连真实的模样展现出来,而不是拿别的地方的景色来糊弄事儿。

真正国际化的制作,要以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为基础,既不可依自身想法去臆测,也不能存有偏见。

声明:本文内容85%以上是我原创,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但是所有内容都经过我严格审核和复核。图片素材来源真实素材或者AI原创。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