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以标准化为抓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作为深耕教育装备领域50年、致力于产业标准化革新的郑州利生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在此次试点项目相关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获《中国质量报》2025年11月3日专题报道,成为教育装备行业以标准赋能智能制造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彰显公司在行业标准化建设中的引领价值。


《中国质量报》在报道中,对利生科教的标准化实践进行了详细呈现。在利生科教展示厅内,公司总经理丁晓东现场演示了教学空间快速规划与装备指导平台 —— 轻点鼠标,一个生物实验室的 3D 模型便清晰呈现在屏幕上,实验台、通风柜、给排水管线的规格参数一目了然,直观展现了标准化技术对教育装备设计与建设效率的提升。





报道指出,教育装备行业长期存在 “小散乱” 问题,不同学校、不同教室的需求差异较大,导致非标产品占比高、生产与服务效率低,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针对这一现状,利生科教主动联合产业链伙伴,创新构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标准体系,成功实现了 “非标产品标准化生产” 的突破,为行业破解痛点提供了可行路径。




中国质量报重点提及利生科教牵头制定的《教育装备项目建设规范》系列团体标准 —— 该标准全面覆盖教育装备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服务评价等全流程,形成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指导体系。在公司打造的数字模型库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各学段的主要学科教室空间建设场景,均以标准化形式分类呈现,学校可根据自身教学需求灵活组合选择,大幅降低了项目沟通成本与建设周期,提升了教育装备项目的质量稳定性。


公司总经理丁晓东在接受《中国质量报》采访时表示:“标准不是束缚,而是让创新更有方向。未来,利生科教计划向全国 500 家以上企业宣贯这套标准体系,推动整个教育装备行业从传统非标定制走向模块化、标准化定制,用标准语言重塑产业基因。”


此次获《中国质量报》专题报道,既是对利生科教参与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实践的权威认可,更是公司多年来坚持 “以标准促创新、以创新强产业” 理念的成果体现。未来,利生科教将持续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深化标准化与智能制造的融合,一方面将成熟的标准体系与实践经验向更多区域推广,为教育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可复制、可落地” 的方案;另一方面也将以标准化建设为纽带,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动能,助力我国教育装备产业迈向 “智能、绿色、高效” 的新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