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时间10月10日,NBA知名记者Carmichael Dave扔出一则重磅消息:自由球员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可能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球队的报价。
关键不在于“来自中国”,而在于合同细节——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是一份为期约半个赛季的短约,但给出的待遇,几乎是NBA国王队所能开出价码的四倍。
让我们来算笔账。如果威少选择留在NBA,以他上赛季在掘金的表现,大概率只能签下一份老将底薪,年薪约为363万美元。而这份来自东方的合约,价值据推测是其四倍,即便只算半年,总额也极为惊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威少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可能赚到超过在NBA打一整年还多的钱。对于一位36岁、步入职业生涯末期的老将来说,这无疑是摆在面前最实在的“诚意”。
抛开感情,我们冷静看看威少如今的价值。
上赛季在丹佛掘金,他场均贡献13.3分、6.1次助攻和4.9个篮板。数据全面,是一位合格的轮换球员。若留在NBA,新赛季将是他的第18个赛季。
但更重要的是他辉煌的过去:职业生涯场均21.2分、7.0篮板、8.0助攻;史无前例的四个赛季场均三双;9次入选全明星、9次入选年度最佳阵容、2017年常规赛MVP,更是NBA历史75大球星之一。他的名字,是“巨星”二字的代名词。
中国球队,图什么?这就引出了核心问题:中国球队为何愿意开出如此天价?
第一,品牌效应碾压一切。签下威少,不仅仅是签下一名外援,而是瞬间将球队、甚至整个联赛置于全球篮球媒体的聚光灯下。其带来的曝光度、商业价值和球市刺激,是任何其他营销活动难以比拟的。主场门票、球衣销售、商业合作都将水涨船高。
第二,竞技水平的降维打击。尽管在NBA已非核心,但以威少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在CBA赛场他依然会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三双机器”。他对比赛的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是现象级的。
第三,短约低风险,高回报。半年的合同,完美规避了长期投资老将的风险。用半个赛季的预算,买一个赛季的热度和关注度,这笔生意,从商业角度看,精明至极。
威少,会怎么选?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部分。
摆在威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留在NBA,接受底薪,追逐一枚总冠军戒指,但可能角色边缘,上场时间有限;二是远渡重洋,成为绝对核心,享受顶礼膜拜,同时赚取丰厚的薪水。
无论威少最终是否成行,这份报价本身已经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篮球市场依然拥有巨大的财力和雄心,愿意为顶级球星(哪怕是生涯末期的)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你看好威少来CBA吗?这笔买卖是双赢还是冤大头?评论区见分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