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怎么样?师资实力看得见!

若把一所大学比作一部精彩的舞台剧,那师资力量绝对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毕竟,再华丽的校园建筑、再先进的教学设备,最终都要

若把一所大学比作一部精彩的舞台剧,那师资力量绝对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毕竟,再华丽的校园建筑、再先进的教学设备,最终都要靠教师这支“核心军团” 将知识传递、将思想点燃。这一点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身上,简直完美契合。

如果你想知道广外究竟实力如何时,先看看它的教师队伍就够了,而其翻译教师团队在最近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一眼瞥见这所学校师资力量的“冰山一角”有多扎实。

广外翻译教师团队由蓝红军教授牵头,共25名成员,并非单纯专注于教学任务的学术群体,而是以“翻译中国为核心使命,兼具专业能力与文化传播担当的教学科研队伍。实现“翻译中国”的目标,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与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需具备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的责任意识。该团队累计为数千场高级别国际交流活动提供翻译服务,背后是长期的专业积累与严谨的服务打磨。

同时,团队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学术研究,并推动研究成果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转化。这一系列实践充分表明,优质教师队伍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榜样引领作用。其入选国家级荣誉团队,印证了广外教师队伍中存在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要是你以为广外只有翻译团队拿得出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自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就像为广外的师资打下了“金字招牌”。如今,2159名教职工、1402名专任教师的规模,再加上56.49%的高级职称占比、98% 的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这些都是广外师资“硬实力”的最佳证明。

更别说18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0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还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扎堆,单看这些配置,就知道广外在“请名师、建强队” 上有多下血本。就拿云山特聘岗位来说,能吸引到戴建业这样的“网红教授”,还有王春业、战明华这些一入职就拿国家级项目的专家,足以见得广外的人才吸引力有多强。毕竟,优秀的人总愿意和优秀的平台互相成就。

说到广外的 “引才之道”,那可真是把创新玩出了花样。2016 年成为广东省人事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这步棋走得够超前;“普适性+个性化+特殊人才” 的政策体系,就像为不同人才量身定制的“舒适区”,既给保障,又给空间。你看,“云山工作室”让高端人才有了施展拳脚的平台,“双轨博士后”机制为青年人才铺好了成长阶梯,就连引进外教都搞出了“PRIME 计划”。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路,不仅让广外的师资越来越多元,更让学生能接触到全球视野的教育,这不就是新时代大学该有的样子吗?

或许有人会问:师资强,跟学生有什么关系?其实啊,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像春雨润万物,悄无声息却后劲十足。课堂上,老师能用灵活的方法把枯燥的知识点讲活;科研中,能带着学生一起攻克难题、探索未知;就连实践机会,都能帮学生争取到国际交流活动的翻译岗位。

更重要的是,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比如黄建华教授带病编纂词典的坚持,戴建业教授对文学的热爱,这些精神层面的感染,比任何课本知识都更能照亮学生的成长路。

如今再看广外,它不仅是一所能教给学生知识的大学,更是一所能让学生遇见 “好老师”、成为“更好自己”的大学。未来,随着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广外必然能培养出更多既懂专业、又有情怀的人才,而这些学生,也终将成为广外实力的另一种“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