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变味的成都车展:作秀的车企和求生欲极强的媒体

今年的成都车展真的让人五味杂陈!说实话, 当你走进展馆的那一刻,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 氛围变了 . 以往那些熟悉的豪华品牌

今年的成都车展真的让人五味杂陈!

说实话, 当你走进展馆的那一刻,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 氛围变了 . 以往那些熟悉的豪华品牌展台空空如也,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促销横幅和销售人员的吆喝声. 有一说一, 这届车展更像是一场大型汽车展销会, 而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术盛宴.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集体消失 , 连二线豪华品牌雷克萨斯、捷尼赛思也选择了缺席. 16号豪华馆直接被小米、红旗这些科技品牌占领, 看得出来, 豪华车企们对车展的态度已经彻底转变了. 毕竟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只有2. 1万辆, 同比下滑28%, 玛莎拉蒂更是惨到只卖了1209辆, 这种情况下还花大几千万参展, 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比亚迪、奇瑞、长安三家直接包下整个展馆, 这操作真的很有意思!比亚迪虽然拿下了新能源全球销量第一的头衔, 但 王朝和海洋系列在消费者心中的"低端化"标签越来越明显 , 仰望品牌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包馆更多是为了给自己打气. 奇瑞正处在IPO的关键时刻, 20年的上市梦想能否实现就看这一波了, 自然要全力以赴展现实力.车企们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 这倒是个好现象. 特斯拉没来参加成都车展, 转头去了服贸会;路特斯刚在古德伍德秀完速度与激情, 也没必要再来凑热闹. 企业开始明确自己要什么, 选择更适合的平台, 而不是盲目跟风参展.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 今年的变化更加明显.网红主播扎堆直播, 专业汽车媒体反倒有些边缘化 . 很多展台前都变成了直播间, 主播们拿着自拍杆对着镜头卖力表演, 但真正懂车的却寥寥无几. 说白了, 现在的车展更注重流量和销量转化, 而不是专业的技术交流.合资品牌的集体哑火让人唏嘘不已 . 除了华晨宝马全新5系、北京现代改款伊兰特, 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像样的合资新车. 反观自主品牌, 方程豹豹5、比亚迪宋L、MG Cyberster等新车轮番登场,技术含量和设计水准明显领先于同价位的合资车型 . 数据显示, 7月份自主品牌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5%, 市场份额冲高至53. 2%, 这已经是历史第二高的份额了.

价格战的影响无处不在 . 12万的雪铁龙C6、9万的马自达昂克赛拉、12. 5万的大众ID. 3, 这些打折新车满坑满谷. 车企们为了求量, 什么底线都不要了, 车展也从展示先进技术的舞台变成了拼价格、抢销量的战场.

确实, 当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头部品牌领跑、尾部品牌挣扎的二元格局越来越明显 . 像极星这样的小众品牌, 在中国市场基本上已经被边缘化, 2024年在华销量只有3000多辆, 连零头都算不上. 这种品牌参加车展的意义确实不大, 还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势不可挡 . 新能源展区面积比去年扩大了40%, 小米、华为鸿蒙智行、理想、蔚来都扩大了参展规模. MG品牌更是推出了半固态电池技术, 将这项高端技术的价格打到9. 98万元, 真正实现了"高端技术平权".

总的来说,这届成都车展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刻变化 . 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正在落幕, 自主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车展的功能也在悄然转变, 从技术展示平台逐渐演化为销售导向的展销会.

说到底,市场永远是最诚实的裁判 . 消费者用脚投票, 车企也在用行动表态. 未来的车展会走向何方?恐怕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才能给出答案. 毕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 适者生存的法则从未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