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消息,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21日在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她也是日本首位女首相。当地时间21日晚,日本新内阁正式成立:曾在安倍任内担任外务大臣的茂木敏充再次出任该职,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进次郎担任防卫大臣。自民党此前与日本维新会正式就联合执政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文件。协议文件显示,日本新一届政府将提前修改国家安保战略与国防战略,推进新一代潜艇的相关工作,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并成立“国家情报局”。

日本拟成立国家情报局的决策与日本维新会的政治影响力密切相关,这一动向进一步印证了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速趋势,并正在系统性掏空和平宪法的核心精神。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为组建内阁,不得不与第二大在野党日本维新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接受其削减国会议席等条件。维新会作为极右翼政党,主张“打破中央集权”和“恢复皇权”,其参议员石平更以否定侵略历史著称。成立国家情报局可能被视为对维新会“强化国家安全”诉求的妥协,以换取其首相选举支持。
日本极右翼政党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近期宣布推动《反间谍法》草案,该法案以“国家安全”为名,实质强化对外国势力的管控,并压制对历史问题的公开讨论。这一立法进程与自民党极右翼代表高市早苗的推动直接相关,而维新会等右翼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议席增加,进一步加速了法案落地。国家情报局的成立可视为对右翼势力“构建反间谍能力”诉求的回应,形成制度性妥协。
日本右翼势力长期通过系统性手段淡化侵略历史,例如初中教材将南京大屠杀描述为“因中国军队抵抗导致的冲突”,并删除慰安妇强制动员事实。国家情报局的职能可能进一步扩大对“国家秘密”的定义,为右翼篡改历史提供法律掩护。
日本通过《反间谍法》等立法,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为压制历史反思言论提供法律工具。2025年参政党提出的“恢复军国主义体制”宪法草案,与维新会“否定侵略”的立场形成呼应。
国家情报局的设立与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等军事改革同步,旨在构建“能战自卫队”的情报支撑体系。2025年《防卫白皮书》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挑战”,为扩军提供借口。
日本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文件,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谋求“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并计划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2%。2025年新版《防卫白皮书》更明确承认日本正在“构筑远程打击能力等侵略战争执行能力”,彻底颠覆和平宪法精神。
维新会等右翼政党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中斩获历史性议席,推动《反间谍法》等激进政策。其主张与自民党极右翼派系形成合流,导致石破茂政权在历史问题上采取选择性遗忘策略,例如打破“逢十道歉”传统。
日本外务省自2015年起投入560亿日元用于“海外战略信息传播”,旨在修改战争暴行相关记载,培养“亲日”感情。国内右翼组织通过研讨会向青年灌输修正主义历史观,形成“谎言体系”。
日本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等配套法律,逐步扩大军事行动权限,自卫队海外派兵已获法律认可,和平宪法“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区名存实亡。国家情报局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情报管控,为军事扩张提供支撑。情报局的军事化职能(如网络战支持)实质是变相突破“专守防卫”原则。
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与美军协作部门成立,军事一体化程度加深。美国智库评估显示,日本在半导体、关键矿产及军事技术等领域对美战略贡献居首,其“反击能力”提升客观上降低了中国对日军事行动的威慑效果。日本以“中国威胁”为修宪黏合剂,同时通过美日军事一体化(如共享火控数据)固化对抗政策。国家情报局将成为这一战略的情报枢纽。
国家情报局的成立是日本右翼势力与保守政党合流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情报军事化、立法工具化及战略外向化,系统性掏空和平宪法。这一进程不仅受维新会等极右翼政党推动,更反映出日本政治精英对战后体制的彻底清算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