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石景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部署要求,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在全区创新开展“智网实格”建设,打造网格设置科学合理、工作力量充足管用、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功能作用有效发挥的精细化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石景山组工专门开设“智网实格”专栏,展示全区各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探索“一核四维”实践路径
以“幸福满格”解锁社区治理新密码
为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智网实格”建设的部署要求,金顶街街道以“金顶先锋 品质模式”工程为牵引,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民情感知为前提、以诉求办理为重点、以跟踪督办为手段、以考核评价为保障的“一核四维”实践路径,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持续擦亮居民幸福底色。
1、强基固本:党建引领筑起“红色堡垒”
夯实网格“组织根基”。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商圈、楼宇)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持续推动社区网格长八项任务落地落实,确保治理责任直达“最后一米”。凝聚网格“先锋力量”。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广泛吸纳居民骨干、物业人员等力量,不断壮大“兼职网格员+网格志愿者”队伍,累计达1800余人,凝聚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治理合力。畅通网格“神经末梢”。以支委成员、骨干党员为纽带建立“1+N”工作模式,重点聚焦独居老人、特困群体等特殊需求,用好“三张清单”精准匹配资源,实现35个民生项目落地,有力回应群众期盼。

2、畅通渠道:民情感知构建“前哨网络”
开展巡查走访。网格长化身“民情前哨”,围绕辖区重点任务、民生痛点开展常态化走访,通过“民情日志”详实记录群众急难愁盼,动态更新信息台账让治理靶向更精准。掌握诉求路径。网格长每日关注“一码通”信息,实现居民诉求定点定位、即时接收。社区书记定期召开分析会,把准共性需求脉络,累计办理诉求190件。推动协商议事。打造多元协商载体,建立网格议事规则,对重点事项实行“一事一议”,积极营造“网格议事亭里话家常,小院议事角中解难题”的治理氛围。

3、创新机制:诉求办理实现“精准破题”
完善响应工作体系。创新建立“134”诉求响应工作体系,即“1”个工单派发机制确保责任到人、“3”级响应时限划定处置底线、“4”项工作标准规范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健全分类处置机制。通过“网格长前端化解、社区书记沟通联络、利益相关方共同会商、街道职能部门后端保障”的四级联动机制,明确网格诉求解题路径。深化协同办理模式。对于超出网格、社区处置权限诉求,网格长及时启动“事件上报”,经多维综合研判后启动“吹哨报到”,有力保障模式口供水管网改造、6个小区停车管理等工作实现系统推进。

4、闭环管理:跟踪督办压实“责任链条”
“双线督办”筑牢质量防线。街道接诉即办办公室动态跟进工单进度,纪工委牵头下沉一线实地核验,形成“台账跟踪+现场核查”的双重保障。“三化”管理拧紧责任链条。网格长首接负责、社区书记统筹协调,居民诉求办理进展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实时公示,实现责任明确化、过程透明化、成效可溯化。“三阶复盘”推动治理深化。网格长每月梳理总结,查漏补缺;社区书记针对重难点问题专项督办,通过月度会诊剖析得失、总结经验;社区开展问题处置回头看,广泛收集改进意见建议,提升工作质效。

5、激励赋能:考核评价树立“实绩导向”
“赋能课堂”提升履职能力。依托街道工委党校、品质先锋学院金顶街街道分院等平台,开展政策解读、服务技能等专项培训40余次,让网格长既懂政策又会服务,既通业务又善协调。“多维考评”彰显实绩导向。落实街道社区网格治理服务工作评价办法,将居民满意度、事项办结率、主动发现率、工作扎实度、创新积极性等因素统筹纳入评价指标,真正实现“绩由效考”。“典型引领”营造比学氛围。定期开展网格治理成效联审评估,累计刊发“幸福满格”创新案例100余篇,打造金顶街四区“金网微愿”工作法等特色品牌,以点带面形成“激励先进、带动整体”的良性循环。

来源:石景山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