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神舟二十一号飞天!小学生用饮料瓶做2米火箭,累计发射超520次,河南这所小学用“手搓”火箭实现飞天梦!

大人们发大火箭,小孩们玩小火箭!并且小孩们还拉着大人们一起玩的不亦乐乎!在河南信阳的一个乡村小学里,这里的孩子们和老师们

大人们发大火箭,小孩们玩小火箭!并且小孩们还拉着大人们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在河南信阳的一个乡村小学里,这里的孩子们和老师们花了5奶奶的时间,学着神舟飞船冲破寰宇的样子,让一个个普通的饮料瓶,能变成冲向天空的“火箭”。他们学着航天员叔叔的样子,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

神舟二十一号飞天的消息传来,这里的孩子们再次欢乐起来。只是这种欢乐,早在5年前就已经悄悄被种下。

这里是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一所坐落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乡村学校。五年前,学校把一个普通的仓库改成了“雏鹰科技馆”——名字听起来高大上,里面的“宝贝”却全是师生们用废弃的瓶瓶罐罐“手搓”出来的。低年级的孩子每天扒着窗户往里瞧,高年级的则直接上手操作。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科技馆,竟成了孩子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手搓”教具,是这所学校的科学课日常。科学老师张建涛带着学生,用饮料瓶和塑料袋,做出了和真实运载火箭驱动原理相似的“水火箭”。原理孩子们也明白得很,那就是利用反冲力推进。

不就是“土火箭”嘛!可这真的不容易。为了让同学们手把手搓起来的火箭越飞越高,他们五年时间里,把水火箭迭代了八次!

这一迭代,就让火箭的个头长了起来,从最初的“小型火箭”,直接长大了,变成现在两米多高的“大火箭”,累计发射次数已超520次。

只是放“土”火箭也就罢了,他们还把纸飞机也玩出了花!

小学生们通过调整机翼角度,让纸飞机在空中划出弧线后飞回手中,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他们造出的“能回收的纸飞机”。

此外,这里的还有利用伯努利原理造出的“掉不下来的大嘴巴飞行器”。说到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当气流速度越快,那么压力就越小,结果就是:纸片悬浮在空中。就是那一节课,孩子们的惊呼声几乎没停过。

大城市的人的普遍经验是,玩航空,一定是最烧钱的。但在这里,似乎这一法则不再生效!因为这些实验道具几乎不花钱,有些零件只要6分钱,有些则直接用的废旧材料,一分不花。

比如就在今年,学校真真切切办了场大活动:第一届科技运动会,结果最后学校核算了一下子成本,惊掉了所有人的眼镜:所有器材只花了53元。

省了钱,孩子们玩的开心,学的也快,甚至还带动了家长们的热情,有些家长在实验时候,甚至比孩子玩的都开心。

五年间,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利用气流实验模拟升空,让垃圾桶“飞”上了天。孩子们还靠加热空气后密度变小的原理,让垃圾袋变成“热气球”。

有些孩子不仅参加了全县科学运动会,还登上了全国科技比赛的舞台。

在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遨游太空之际,学校老师敢放手教,家长更愿意支持,正向的引导之下,孩子们也更投入了。

孩子们于是有了能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试比高的想法,有些孩子直接把当航天员当成了自己的理想职业,还有的孩子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把当科学家当成了自己的志向。

可喜的是,这里的孩子们真的爱上了科学。小学的科学课已经不再是那刻板的分数,而是“土火箭”发射升空之后,孩子们对着“土火箭”发出的欢呼。

哪怕资源有限,只要给孩子们的梦想一块土壤,种子就能破土而出。这群孩子的未来,或许正像他们亲手制作的“火箭”一样,即将冲向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