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房企巨头上海总部大楼,“卖了”13亿元!

近日,阿里资产交易显示,上海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以13.1亿元售出。此次竞拍起拍价11.3亿元,3人报名,经过37轮出价,

近日,阿里资产交易显示,上海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以13.1亿元售出。此次竞拍起拍价11.3亿元,3人报名,经过37轮出价,最终由P1592买家溢价15.9%拿下。

阿里资产处置平台显示,该物业资产原名为阳光控股大厦,处于杨浦区滨江带尾段,两面临街,北至杨树浦路、东至东方渔人码头、南至安浦路、西至安浦路。

标的占地1.85万平方米,出售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1楼部分面积和3楼全部已出售),按此计算楼面价为2.78万元/平方米,包含B2停车场、B1和地上2层商业以及14层办公空间,原作为已经退市的闽系房企阳光城集团总部使用。

图源:阿里拍卖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首次起拍价,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此次的成交价格仅为当初的六成。

据悉,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此前曾经被拍卖过4次。2024年1月,该写字楼首次被拍卖,起拍价为21亿元,因无人出价而流拍。2024年2月、2025年7月、2025年8月,该写字楼3次被拍卖,起拍价分别为19.81亿元、14.57亿元、13.12亿元,同样因无人参与以流拍作为结束。

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该写字楼被阳光城集团抵押,为《中建投信托-阳光控股大厦单一资金信托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提供抵押担保,被担保债权本金总额为9.33亿元。由于阳光城不能偿还债务,债权方将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拍卖。

阳光城创立于1995年,高光时刻的销售额呈现爆发式增长,14年间增长超1000倍,规模一度超过2000亿元。

2002年,创始人林腾蛟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收购上市公司石狮新发,阳光城也由此借壳上市。2012年,阳光城把总部从福州迁至上海,成为早期落脚上海大虹桥的闽系房企。

2018年,阳光城销售额达到1600亿元,正式迈入“千亿房企”阵营。然而因在2021年遭遇“股债双杀”,经营业绩恶化,阳光城的泡沫一夜破裂,随即爆发流动性问题。阳光城遭惠誉下调评级,债券持续大幅下跌。

自2022年起,阳光城连续亏损。2022年-2024年,阳光城净利润分别为-125.5亿元、-80.69亿元、-195.6亿元。

2022年2月,因两笔合计2726.25万美元的利息无法兑付,阳光城正式宣布违约。2023年8月16日,阳光城公司股票正式被深交所摘牌。

债务违约后,阳光城曾积极开展自救。为疏解债务压力,阳光城将多处优质资产处置变现。阳光城及其母公司还转让包括佛山陈村、浙江永康、上海臻百利、希尔顿酒店等20余项优质资产,回笼资金均用于偿还债务,累计还债规模超过450亿元。

据媒体报道,P1592买家为格美集团关联企业。公开资料显示,格美集团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涵盖酒店、餐饮、旅游休闲、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综合性管理集团。

据悉,格美集团计划在原阳光控股大厦的基础上建设格美集团亚洲总部,其中B1-2层为商业部分,拟建设为江畔烟火市集X网红潮玩天地,亲子互动与潮流体验一站同频,3楼计划用于格美集团亚洲总部和会议办公用途,而4-17层或建成豪利维拉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