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谁说明星陡坡只认SUV?领克10EM-P也能稳稳登顶

提到50度的“保罗坡”,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得硬派SUV上”——毕竟长期以来,极限陡坡似乎成了SUV的“专属舞台”,轿车

提到50度的“保罗坡”,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得硬派SUV上”——毕竟长期以来,极限陡坡似乎成了SUV的“专属舞台”,轿车多被贴上“通勤舒适”的标签,很少有人期待它能在复杂路况中“露一手”。但近期南京一场性能测试,却让这个固有印象彻底松动:三款中大型轿车同台挑战“保罗坡”,其中一款不仅成功登顶,更用实力证明,轿车也能在极限场景里拥有亮眼表现。

参与测试的车型包括奥迪A6L(四驱)、领克10EM-P(四驱)和凯迪拉克CT5(后驱),全程由江苏泰州、南通的专业车手操控。过程中,后驱的凯迪拉克CT5因动力与抓地力不足,在坡道中段没能继续前进;而奥迪A6L与领克10EM-P则稳稳爬至坡顶。最让人关注的是,领克10EM-P的售价还不到奥迪A6L的一半,却全系标配了eAWD智电四驱与EM-P智能电混系统,用实打实的表现,展现出中大型轿车的极限性能潜力。

驱动差异: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感分水岭”

这场测试最直观的结论是:驱动形式,直接决定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底气”。后驱车型在市区平坦道路上开着没问题,日常通勤足够用,但一旦遇到高坡度、湿滑路面或者砂石路这类低附着场景,稳定性和通过性就明显比不上四驱车型。

奥迪A6L的Quattro智能四驱是燃油车时代的经典配置,这么多年下来,可靠性早就经住了市场考验;而领克10EM-P的eAWD智电四驱,靠着新能源架构的优势,多了几分“灵活劲儿”。它的响应速度能达到10ms,比传统机械式结构快得多,而且后桥的P4异步电机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还能完全解耦,不会造成额外的动力损耗,既保证了性能,又不影响日常用车的经济性。更关键的是,在30万以内的混动中大型轿车里,领克10EM-P是唯一全系标配四驱的车型,对比奥迪A6L四驱版47.99万元的起售价,其质价比优势一目了然——花更少的钱,就能享受到同级少有的四驱保障。

底盘操控:极限场景里的“稳定靠山”

爬50度陡坡,光有动力还不够,车身稳不稳才是关键——要是底盘撑不住,就算动力再强,开起来也会慌。领克10EM-P基于CMA Evo中大型车平台打造,悬架配置很实在: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架能牢牢“抓住”地面,侧向支撑力足够,过弯或者爬坡的时候,车身不容易晃动;增强版五连杆独立后悬架则能平衡好震动过滤和稳定性,坐在车里不会觉得颠簸,舒适性有保障。

更贴心的是它的液压可变阻尼悬架,能根据坡度变化和加速度实时调整阻尼力度,不管是爬陡坡还是走颠簸路,都能让车身保持稳定可控的姿态。而且领克在赛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也用到了这款车上——毕竟TCR赛事六年七冠的成绩不是偶然,这些技术沉淀让底盘调校既保留了运动感,又兼顾了稳定性。从83.2km/h的麋鹿测试成绩和35.5米的百零制动距离就能看出,就算遇到突发情况,这款车也能给人足够的信心,为复杂路况下的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这场50度“保罗坡”挑战,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性能测试,更像是给中大型轿车市场带来了一种新可能:高端性能,不一定非要高价才能拥有。奥迪A6L的机械四驱延续了豪华车型的稳定表现,但领克10EM-P则通过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把性能、稳定性和质价比完美结合,让更多消费者能触碰到以前“小众”的高端配置。

作为30万内唯一全系标配四驱的混动中大型轿车,领克10EM-P真正实现了“技术平权”——它打破了“高端性能必高价”的固有认知,让普通消费者不用花大价钱,也能享受到四驱系统、强动力、稳底盘带来的优质体验。不管是日常上下班堵车,还是周末带家人去郊外游玩,遇到复杂路况也不用慌。它的出现,不仅重新定义了中大型轿车的四驱价值,更让“全能出行”从少数人的选择,变成了更多人的日常,这正是技术平权最珍贵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