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各地陆续开展实践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目标任务—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评论员、十四五规划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国家发改委“百城千企新质生产力”特邀嘉宾、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审委员会荣誉主席谢峰教授在深圳,与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住建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宜言博士生导师会谈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我国城乡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评论员、十四五规划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国家发改委“百城千企新质生产力”特邀嘉宾、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审委员会荣誉主席谢峰教授解读:城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与促进力量,城镇化发展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应按照中央指明的方向,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使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城镇不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失去了依托;单纯着眼于城镇发展,会影响非城镇地区的发展,全面现代化也难以实现。因此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下一步应在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推动城镇对区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两个方面下功夫:要防止城镇特别是城市“带病行进”,不断增强城镇的发展能量与韧性;要妥善应对虹吸效应,不把城镇的发展建筑在牺牲其他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基础之上。

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住建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宜言博士生导师会谈到:要提高深圳创意设计的国际竞争力,就要不断进行设计理念的提升,引进世界著名设计之都的先进设计理念,加强行业标准的投入建设。此外,深圳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设计等领域实力雄厚,对外展示宣传较多,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需要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并加强对外宣传。例如,深南路一路走下来,深圳不乏很多在国内知名的代表性建筑,特别是地王大厦片区的个性建筑很多,可惜还没有形成整体对外的战斗力。
陈宜言表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城市安全,与设计建筑桥梁一样,需要严谨对待,稍有"偷砖漏瓦"就将威胁整座建筑的稳固性与安全。
所以,要保障智慧城市网络安全,就应以承载智慧城市的云数据中心安全保障为核心,以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制度标准、技术指南为指导,以网络安全运行机制为保障,以网络安全技术、产品、系统、平台为支撑的闭环式系统。简而言之,就是网络安全技术监测防御体系和网络安全应急指挥、管理、处理、服务体系两大核心。
除技术保障之外,还需要结合管理制度、产品规范、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监测指标、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因素采取措施,规范人员安全行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风险。
【陈宜言】1984年参与筹建深圳市市政科研设计所(市政院前身),历任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院长)、董事长。主持设计深圳彩虹大桥、东莞水道特大桥、伊朗德黑兰BR-06特大桥等项目,其中彩虹大桥采用国内首创钢-混凝土全组合结构桥梁技术方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主编国家标准8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项。2020年退休后受聘于福州大学,成立全国高校首个“陈宜言大师工作室”。现任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