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花欲燃吖
1651年8月,顺治大婚,孝庄太后指派大臣席纳布库的妻子去侍奉。不久后,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却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孝庄怕人问起只说:她是骑马摔伤了!
60年后,苏麻喇姑去世,康熙说:等我15天,后事我来办! 一个宫女能在史书上被大书特书,足以说明苏麻喇姑的不同凡响。科尔沁大草原的贝勒府招聘侍女,苏麻喇姑因为聪慧,手脚麻利被看中,带入府中伺候二小姐。二小姐就是布木布泰,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在孝庄步步博弈的生涯里,苏麻喇姑是她得力的助手,是共患难的姐妹,是她所有委屈和辛酸的见证者,也同样替她承担了半生的担惊受怕,如履薄冰。 布木布泰和皇太极成婚后,苏麻喇姑作为陪嫁也离开了大草原。皇太极并不怎么喜欢布木布泰,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发现布木布泰并不能出色地完成专宠的任务,很快就又嫁过来一个新的人。
这个人就是皇太极一生挚爱——宸妃海兰珠。 有了海兰珠,布木布泰就更加晦暗。这段没有宠爱的日子都是苏麻喇姑陪在身边。苏麻喇姑聪慧,擅长学习,精确地掌握了满语,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陪着布木布泰在后宫度过一个又一个难挨的日子。 皇太极想要将服装改制,他觉得现在的服装无法体现阶级等级,又做不到满汉融合,尤其是官员不同的身份也无法进行区分。因苏麻喇姑擅长女红,又懂满蒙服饰,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皇太极到底想要什么,而苏麻喇姑听后迅速领会到了皇太极的精神思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后来,皇太极猝死,皇储之争风波不断,危险重重。布木布泰一番运作之下,将儿子福临推上皇位,随之而来的是长久的愁闷和烦恼。多尔衮摄政,不允许孝庄和顺治常常见面,孝庄整日地担心福临年纪小被多尔衮蛊惑,又怕多尔衮贼心不死,觊觎皇位,顺治无法应对。 在孝庄和顺治无法相见的时间里,布木布泰就承担了传送母子之情的关键。她来往于两人之间,还要提防被多尔衮发现。1650年,多尔衮终于死了,孝庄长舒一口气,可她还没意识到这个儿子福临不怎么成器…… 顺治亲政后也有过踌躇满志的时刻,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力不从心。而且福临特别喜欢汉服,没事就穿明朝的服装还问人家好不好看,动不动就去崇祯的坟地上哭:大哥啊,咱俩都是一样的啊! 许是童年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在多尔衮的淫威之下胆战心惊,让顺治厌倦了皇权争斗,生出了想皈依佛门之心。孝庄想好好规劝儿子,没想到比当年防备多尔衮还累心。 顺治大婚,孝庄派席纳布库的妻子去服侍皇后,这也是清廷一直以来的规矩,从皇室中选一些附近、女官什么的伺候皇帝皇后大婚典礼。但这个提议让大臣席纳布库十分不爽。 为啥呢?
就因为当时顺治皇帝名声在外,作风不怎么好,尽管可能是谣传,可席纳布库还是不放心。他就担心自己的妻子被皇帝占便宜了。于是,苏麻喇姑外出替孝庄办事时,就被大臣拦下百般刁难。 席纳布库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我的妻子去,这一定是你撺掇的。”越说越生气,给苏麻喇姑打了个半死。 苏麻喇姑这是替人受过,而这样的事情她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孝庄对她心存感激,也心存愧疚。
苏麻喇姑被打后,孝庄不敢声张,当时朝廷局势不稳,不好得罪大臣。只好对外宣称:骑马摔伤了。苏麻喇姑并没有一句怨言。 顺治钟情董鄂妃,又沉迷佛法不可自拔,幸好他生了康熙,这才让孝庄看到了一点希望。 为了避天花,康熙也没有养在母亲身边,都是苏麻喇姑往返宫中和玄烨住处,悉心教导他,照顾他,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启蒙老师。因为幼年“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苏麻喇姑让玄烨体会到了父母之情。 苏麻喇姑已经不仅仅是孝庄的侍女,更像是姐妹,密友,替她完成了她无法完成的事,替她照顾孩子,如同自己亲生的一般。苏麻喇姑的满文写得非常漂亮,这一点在康熙的笔迹中可见端倪,都得益于苏麻的教诲。 孝庄去世后,苏麻喇姑失去了陪伴,神情消瘦。康熙担心她也会追随孝庄而去,便将自己的儿子也交给苏麻喇姑抚养。一老一少在宫中相伴,让苏麻喇姑寂寞的晚年得到了抚慰。
从养育皇子的角度说,苏麻喇姑对清廷的贡献居功至伟,清朝百年再无一人可同苏麻喇姑相比。她抚养了孝庄一子三女,又养育康熙成人,后又帮康熙抚养皇子。而且,苏麻喇姑的教育是成功的,无论是康熙还是十二阿哥,都至诚至孝,品行端正,学识渊博。 1705年,九十多岁的苏麻喇姑去世,康熙在外听说后,下令停尸七日,他想要回来再见苏麻喇姑一面。可盘算了路程后发现要十五日,他只好再下令,让葬礼等十五日,他必要亲自回来主持。 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所做出的贡献,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皇帝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