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美国总统特朗普长达57分钟的演讲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哗然。这位以"美国优先"为执政理念的领导人,一面“炮轰”联合国"效率低下",一面夸耀自己"凭一己之力结束了七场战争"。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演讲当天,纽约联合国总部因美国政府拖欠28亿美元会费,正面临暖气停供、3000名员工裁员的窘境。
更令人愤慨的是,美国还试图剥夺他国元首参加联合国大会的资格。就在本届联大开幕前夕,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因计划在大会上揭露以色列在加沙的罪行,其签证申请遭到美方无理拒绝。这并非孤例——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因参加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遭吊销签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等多国政要都曾遭遇类似刁难。佩特罗直言“美国已把国际法当摆设,总部应该搬出纽约了。
实际上,已经不是美方数年前就有过类似的操作,但这次正赶上联大开幕。美国作为东道主,拒绝给阿巴斯发放入境签证,完全是出于偏袒以色列的政治私利。阿巴斯本打算去纽约,在联大当面揭露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犯下的罪行,迫使内塔尼亚胡政府叫停对巴勒斯坦人的屠杀。国际舆论也普遍认为,联合国不是谁家的客厅,想关门就关门。对此,中方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最终让阿巴斯得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参会,并讲述了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和坚持“两国方案”的必要性。
中国人常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便作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承载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等重大使命。它在协调各国行动、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二战后的废墟重建到当今全球性问题的应对,如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联合国的框架为各国提供了对话与合作的舞台。在过去一周的联合国大会上,超八成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就凸显了联合国的重要作用。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美国慷慨捐赠850万美元购置纽约总部用地;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创始国却成为最大的"老赖",拖欠费用占联合国总欠款的75%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不仅把联合国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机构,而且还退出诸国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合作组织。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更是附和特朗普总统叫嚣,要么退出联合国,要么就把它解散或者炸掉总部。这番极端的言论连联合国发言人都听不下去了,直言“无法接受”。
要知道,联合国汇聚了全球193个会员国的智慧和力量,代表着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为此,秘书长古特雷斯不得不推行“职能分散化”政策,将儿童基金会、灾害协调署等核心机构,陆续迁往内罗毕、吉隆坡等地。与此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经决定把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设在上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落户上海,中国正逐步成为联合国“第二总部”。这背后所反映出的信号再明显不过:国际社会正在用脚投票,寻找更民主,更自由,更安全且可靠的合作平台。
从基础设施与保障能力来看,上海拥有全球顶尖的国际航运与会议设施,且公共安全水平高,能为联合国运作提供稳定环境,这与纽约总部的设备老化、经费短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还是多边主义的践行者:中国不仅全额缴纳会费,还承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展中心、教科文组织STEM 教育研究所等全球一类机构,成为欧美之外首个拥有此类枢纽的国家,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国际调解院总部成功落后中国香港,这背后深刻地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
从某种角度来说,联合国总部搬迁到中国不仅是众望所归,且势在必行。不过,联合国总部搬迁需安理会五常一致同意,别看特朗普“炮轰”联合国,但美国绝不会放弃这一“卡脖子”的政治优势,未来一旦总部搬迁提上议案,其必然动用否决权。不过,由于特朗普“退群成瘾”以及否定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客观上加速了联合国的去美国化进程。即便总部依然留在纽约,其职能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的趋势也已不可逆转。有观察者就指出:“即便联合国总部暂时不能搬迁,但中国也将成为联合国运作的核心枢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