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了一些50岁的护肤心得,后台有位姐妹问我说:“读您的文字感觉很安心,不知您日常如何保养皮肤?是否做护理或医美?盼着能分享些经验,给我们些参考。”当时便应下了,今日整理出我的真实经历,愿与同年龄段的姐妹共勉。
26岁生女儿时,母亲来照顾我,抱着襁褓里的外孙女轻声叹道:“肤色比你浅了些,是随了她爸爸。”虽说底子尚可,但到了50岁,岁月的痕迹难免会显现,我对抗皮肤老化的法子,就这四点,都算不上复杂。
一、“无为而治”:护肤简而精,皮肤更安稳
首先想说明的是:活到50岁,我从未办过美容卡,也未主动走进过美容院,更未尝试过医美。仅有的几次护理,都是朋友相邀——在珠海、深圳、北京各有一次,可正是这几次经历,让我更坚定了“在家简单护理”的想法:与其让他人为了推销而用力揉搓皮肤,不如自己在家好好照料。
我的护肤流程简单到极致:晚上用清水搭配一支几十元的洗面奶(我是干皮,怕过度清洁伤了屏障),早上则只洗清水;日常护理便是三步:化妆水、精华、面霜,选的都是适配熟龄肌的产品,后来选了一个国产牌子的黛安蒂,它家是专做50+护肤的,配方不繁杂,质地清爽不黏腻,很合我这种偏爱简约护理的性子。只有去高原或长时间在野外暴晒时,才会补一层防晒;至于面膜,我一年用不上十次,皮肤反而很少泛红、干痒,一直维持着安稳的状态。二、运动:比护肤品更珍贵的,是鲜活的状态
其实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显老的从不是多几道细纹,而是腰杆渐渐弯了、脚步慢慢沉了,整个人透着“倦态”。而运动,正是帮我守住“鲜活感”的关键。
如今我每天都有固定的运动时间:早上练半小时八段锦,抻拉筋骨,让身体慢慢舒展开;傍晚要么绕着小区慢跑,要么跟着视频做瑜伽,偶尔也会举举小哑铃,锻炼手臂的肌肉。运动不仅能帮我维持肌肉量——肌肉在,人就挺拔,抵抗力也跟着强;跑完步出一层薄汗,皮肤会透着自然的光泽,比敷面膜更显通透。
不过运动要选自己喜欢的,才能长久坚持。我试过广场舞、跳绳,最后还是觉得瑜伽和八段锦最适合自己,不费力,还能让心绪慢慢沉静下来。
三、艺术滋养:气质藏于心,皮肤也显温润
我从小就对“美”格外敏感:盯着草叶上的露珠看它映出的晨光,望着池塘里的树影随波晃动,听收音机里的歌会悄悄红了眼。后来到北京定居,一有空就往书店、美术馆去——看画展时,会静静观察颜料的肌理;听音乐会时,会跟着旋律轻轻调整呼吸;即便看一部电影,也会被画面里的光影、故事里的温情打动。
这些细碎的艺术体验,慢慢养出了我平和的性子。其实气质这东西很微妙,它会透过皮肤“显”出来:心态稳了,不焦虑了,皮肤就不容易冒痘、暗沉;整个人透着从容,即便眼角有几道细纹,也显得有韵味,不突兀。
四、服饰化妆:扬长避短,自信是最好的“底气”
服装搭配与淡妆修饰,对我们成熟女人来说,不是追求精致,而是“衬”出自己的状态。
我是偏黄的肤色,便很少穿荧光色、深紫这类跳脱的颜色,反而偏爱米白、浅驼、淡青,这些颜色能显气色,也衬得人更温和;出门前会画浅淡的眉形,涂一层接近原生唇色的唇膏,轻轻遮住嘴角的暗沉。我还喜欢在阳光柔和的清晨或傍晚,对着镜子慢慢整理衣领,渐渐发现:侧过脸时,下颌线还能看出清晰的轮廓;笑起来时,眼角的细纹反而添了几分亲切。
说到底,哪有“50岁必须怎样才美”的规矩?我们这个年纪,知道自己的闪光点,相信自己的独特性,比买多贵的护肤品都重要。
其实保养皮肤的核心,从不是“折腾”,而是“贴合”——像我选简单的护肤品,做喜欢的运动,读能打动自己的书,穿衬肤色的衣服,都是顺着自己的性子来。50岁了,皮肤会有岁月的痕迹,但只要状态对了、心态稳了,那份从容优雅,便是最好的“护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