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聊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王牌专业好不好?学生用作品说话,超有看头!

在大学里,学习成果展往往是一扇窗。透过它,你不仅能看到学生学到了什么,更能看出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力是否“真如传说

在大学里,学习成果展往往是一扇窗。透过它,你不仅能看到学生学到了什么,更能看出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力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最近,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接连几场高质量的海报展,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走在近期的广以校园里,学术氛围几乎“肉眼可见”。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三个系分别推出的主题海报展,一共展出了上百个项目。这可不是普通的学生作业陈列,而更像是一场小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中英文讲解、外籍导师点评、前沿课题密集“输出”……

从机器人设计、高压材料分析,到食品工程创新甚至癌症治疗初探,覆盖之广、内容之深,让人很难相信这些成果出自本科阶段的学生之手。

比如在机械工程系的首届海报展上,有团队拿出了可直接投入实际应用的设备发明;材料系学生的课题已经深入到极端条件下材料的性能分析;而刚步入大二的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系学生的项目竟已涉及基因改良和能源环保,视野之开阔、思维之跳跃,让老师都不禁赞叹“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种“起步即跨界、研究接地气”的现象,恰恰是广以教学理念的一个缩影。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偶尔一两场的热闹活动,那就小看广以了。事实上,这类海报展早已是学校的常态项目。从2022年生物专业顶点课程海报展,到202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成果展,广以几乎每年各系都会推出不同规模的展览。其背后,体现出广以源自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知识三角”(教学、科研、创新)教育体系,也离不开王牌专业提供的坚实支撑。

广以学生海报展、尖端实验室吸引学生家长驻足参观

作为国内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理工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建立本身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校全面引入全球顶尖理工科学府——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的优质教育资源(该院被誉为“以色列的麻省理工”),不仅曾诞生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更是全球科技创新和创业领域的旗帜。

广以的专业设置高度聚焦国家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战略急需领域,目前开设的六大本科专业全部精准对接这些关键方向。尤其是机械工程与机器人、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这三个专业,更是凭借各类展览与成果输出,“刷足存在感”。

机械工程与机器人专业虽说2021年才获教育部批准,却完全继承了以色列理工学院机械系八十多年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理念。该专业特色在于打破传统机械领域的界限,融入机器人、自动化、计算机甚至AI内容,强调“宽口径+实践应用”。专业实验室建设更是极具前瞻性,覆盖仿生机电、可持续能源技术、流体机器人到高级制造平台,与当前产业前沿需求高度契合。

广以机械工程与机器人专业学生参与发表的论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从2017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广以的“老牌优势学科”,不仅被评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和省级一流专业,更牵头组建了省级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近40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该专业整合数理化与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聚焦于新材料研发与尖端应用,毕业生在半导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都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中介绍广以的科研成果

同样成立于2017年的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专业,则是全球少数将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深度融合的跨学科专业之一。其实验室配置甚至堪比科研机构,学生从大一起就能在国际标准的环境中独立操作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艺等实验。“早接触、深融合、重实操”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中优势明显。

可以看出,这些专业无一例外地突出“交叉融合”“前沿应用”和“资源国际化”特色,更有全英文授课、师资来自多个国家、教材和课程与以色列本部完全同步等多重福利。这或许正是广以学生能频频在海报展上拿出“超越本科生水平”项目的原因。

当学生完成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转变,展览中项目的水平便直观反映出专业建设的扎实成效。评价一所高校,不能只看排名与名声,更要看它是否真正将资源沉淀于教学与学生成长中,让学生“学即能用、研有所依”。从这些展览、学生作品和王牌专业的配置来看,广以无疑展现出一种踏实而自信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