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重庆广场大狗撕咬女童脸30针:狗主一句“不咬人”,毁掉孩子半张脸

8月14号晚上八点半,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人来人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蹲下去摸了摸一只乖乖坐着的阿拉斯加,狗主人还在打电

8月14号晚上八点半,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人来人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蹲下去摸了摸一只乖乖坐着的阿拉斯加,狗主人还在打电话,顺口说了句“它不咬人”。结果狗突然起身,一口咬住孩子侧脸,血当场顺着脖子往下淌,孩子妈妈吓得直接跪在地上嚎。旁边有人拿矿泉水冲伤口,有人打110,有人拍视频,有人抱着自己孩子跑得远远的。不到两分钟,民警举着枪赶到,狗主人这才反应过来,死命拉牵引绳——可绳子有了,嘴套没戴,晚了。

视频一传到微博,两小时内播放量破三千万,热搜第一。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一边喊“狗该死、主人该坐牢”;一边喊“别一棍子打死所有狗”。我把官方通报、现场视频、重庆养犬条例、医生采访全部扒了一遍,发现真正让人后背发凉的,不是狗有多凶,而是从头到尾的“人祸连环套”。

先说狗:阿拉斯加,大型犬,咬合力 300psi,跟德牧一个级别。重庆没把它列入禁养名单,但规定必须“绳+嘴套”双保险。当天狗主人只戴了绳,嘴套塞在口袋里,理由是“商场门口人多,戴嘴套狗狗不舒服”。结果他一手拿手机、一手牵狗,狗往前冲的力道全落在孩子脸上。

再说人:孩子家长就在旁边,也问了“咬不咬人”,得到一句“不咬”就放心了。围观路人至少有十几个,全在拍视频,没人提醒一句“别摸大型犬”。商场保安站在五米外,看着狗进进出出没拦——条例里写得很清楚:商圈可设“无犬区”,可拦大型犬,可劝导,可报警,但保安说“我们没有执法权,劝了怕被骂”。

接着是法规:重庆 2023 年新版《养犬管理条例》白纸黑字——大型犬不戴嘴套,罚 200 到 1000 元;造成他人伤害,狗主负全责。听起来很硬,可现实是:日常巡查靠城管和派出所,片区民警告诉我,他们一共 4 个人管 6 平方公里,光处理遛狗不牵绳的投诉就忙不过来,更别说盯嘴套。于是“罚则”成了抽屉里的纸老虎。

最惨的是孩子:右侧脸颊缝了 30 多针,医生私下说“大概率留疤”,后期还要做植皮和激光,费用至少 15 万起。狗主家掏了 3 万就再也没露面,只留下一句“走保险”。保险能赔多少?最多 10 万,剩下的窟窿家长自己填。孩子妈妈的朋友圈写着:“我们只想回到 8 月 14 号晚上八点半,把女儿拉走。”

网上吵翻天的同时,一条更细思极恐的数据被忽略:2024 年重庆全市犬伤门诊共接诊 4.2 万人次,其中 6 到 12 岁儿童占 38%。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 40 多个孩子被狗咬。不是每条狗都凶,但每一次“我家狗不咬人”都在给数据添砖加瓦。

怎么办?我把医生、律师、训犬师、基层警察的采访剪成三句话:

狗主:大型犬出门,嘴套、短绳、远离孩子,一样都不能少,别拿侥幸心理赌别人的脸。

家长:教孩子三不——不直视狗眼、不伸手摸狗、不尖叫奔跑,真被咬了,肥皂水冲 15 分钟、24 小时内打针。

商场、小区、街道:把“无犬区”立牌真的摆出来,保安敢拦,监控敢拍,罚单敢开,比一百条热搜都管用。

事情发酵到 8 月 16 号,狗主已经被警方立案调查,狗暂时送去留检,能不能安乐死还要等最终责任认定。而热搜早就换了新主角,只剩受伤孩子的妈妈在抖音每天更新康复视频,点赞寥寥。

评论区留给你们:如果你在现场,你会上前阻止孩子摸狗吗?如果你养狗,你能保证每次出门都戴嘴套吗?打一串 1 或者 2,让我看看有多少人真的把“文明养犬”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