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电梯因零部件质量问题损坏时,若在保修期内由厂家免费维修更换;若购买电梯配件保险且符合条款,保险公司可赔付维修费用;若因厂家缺陷导致事故,还可追究其产品责任赔偿。以下用真实案例和法律条款为您拆解关键点:

电梯
一、保修期内:厂家必须担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及《产品质量法》,电梯交付后2年内(或合同约定保修期)出现零部件质量问题,厂家需免费维修更换。例如:
案例:2025年杭州某小区电梯在交付1年内频繁出现门锁故障,经检测为门锁电机设计缺陷,厂家被责令免费更换全部门锁并赔偿业主误工费。
法律依据:若零部件存在设计缺陷(如配重不合理)、制造缺陷(如钢丝绳金属疲劳)或安装缺陷(如轨道螺丝松动),厂家需承担产品责任。

电梯
二、购买电梯配件保险:符合条款可获赔若电梯已投保电梯配件保险或财产一切险(将电梯纳入保障范围),且故障原因在保险条款内(如暴雨导致电路板短路),保险公司需赔付维修费用。但需注意:
免责条款:若故障由厂家质量问题或未按规定保养导致,保险可能拒赔。
理赔流程:
立即报案(48小时内联系保险公司);
提交材料(事故证明、维修发票、零部件检测报告);
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后赔付。
案例:2024年广州某商场电梯因暴雨进水导致控制柜损坏,因投保了电梯配件保险,获赔维修费12万元。
三、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可同时追究厂家和保险若零部件质量问题导致电梯坠落、夹人等事故,受害者可主张:
厂家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6条,若零部件存在“危及人身的不合理危险”,厂家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
保险责任:若电梯使用单位投保了公众责任险,保险公司需赔付第三方人身伤害费用。
案例:2025年上海某小区电梯因制动器缺陷坠落,导致业主骨折,法院判决厂家赔偿医疗费20万元,同时物业公司投保的公众责任险赔付误工费5万元。

电梯
关键提醒查验保修期:收房时要求开发商提供电梯质保文件,明确保修起止时间。
督促物业投保:要求物业公司公示电梯保险单(如电梯配件险、公众责任险)。
保留证据:故障发生后立即拍照、录像,留存维修记录和检测报告。
法律途径:若厂家拒赔,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起诉,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88条主张惩罚性赔偿。
总结:零部件质量问题损坏时,先看是否在保修期(厂家免费修),再看是否投保(保险赔维修费),若造成事故还可追究厂家产品责任。业主需督促物业和厂家履责,保留证据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