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项目水电安装预算做了80万,最后结算居然到了110万,问题到底出在哪? 其实水电安装造价超支,大多不是因为材料涨价,而是没抓住 “隐蔽工程计价” 这个关键 —— 毕竟水电很多管线埋在墙里、地下,漏算一项就可能差几万。
今天就从 “招投标、施工、结算”3个阶段,拆解水电安装造价的5个核心要点,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造价员,看完都能避开90%的坑。
首先是招投标阶段的清单编制,这里最容易漏项的是 “防雷接地系统”。很多人只算避雷针、接地极,却漏了接地母线、均压环 —— 比如高层住宅,从30层开始每 6层要做一圈均压环,用Φ12镀锌圆钢,沿外墙敷设,这一项每栋楼就能差1-2万。还有等电位联结,卫生间、厨房要做局部等电位,用40×4镀锌扁钢连接,很多清单里根本没列,后期只能增项。
然后是施工阶段的材料计价,这里要注意 “规格偏差”。比如给水管道,图纸写的是PPR管De25,但施工时用了De20,虽然管径只差5mm,但每米单价差1.2元,一栋30层的楼,给水管道总长大概1500米,算下来就差1800元;还有电线,图纸是 BV2.5mm²,实际用了BV1.5mm²,每百米差价25元,全屋电线算下来也能差几百。所以造价员一定要去现场核对材料规格,不能只看图纸。
最后是结算阶段的隐蔽工程审核,重点查 “现场签证”。比如电气管线预埋,图纸写的是沿墙暗敷,但实际因为墙体钢筋太密,只能改成吊顶内明敷,这时候就要算新增的支架费用(每米支架材料费+安装费约8元);还有排水管道,图纸是 De110PVC管,但实际因为排水量大,改成了De160,管径变大,单价和安装费都要调整,这些都需要现场签证确认,不然结算时甲方不认。
除了这3个阶段,还有2个细节要注意:一是 “水压试验、通电试验” 等检测费用,很多人漏算,其实这些是必须做的,比如给水管道水压试验,每100米费用约50元;二是 “预留孔洞封堵”,水电管线穿楼板后,孔洞要用防火砂浆封堵,每孔洞费用约15元,一栋楼几百个孔洞,算下来也不少钱。
做水电安装造价时,一定要拿着图纸去现场对照,尤其是隐蔽工程,施工时拍好照片,结算时才有依据。你们做水电造价时最容易漏什么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