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7 块钱买个电动搅蒜机,最后反倒被骗走 5 万多,这波操作真的太窒息了!北京张女士的经历不是个例,现在电商平台上的
花 7 块钱买个电动搅蒜机,最后反倒被骗走 5 万多,这波操作真的太窒息了!北京张女士的经历不是个例,现在电商平台上的 “故意发错货” 骗局,已经形成了流水线式的诈骗产业链,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招。

张女士在直播间下单后,收到的搅蒜机是坏的,联系售后时对方特别热情,说要补发还送高额补贴,就这么诱导她加了微信进了所谓的 “福利群”。群里说刷单能赚佣金,前几单小额任务确实很快返利,可等她投入 5 万多后,对方直接玩消失,这才发现被骗。网友们都炸了:“7 块钱买个教训,5 万太肉疼了”“现在骗子都这么懂心理学了吗?” 还有人吐槽:“我上次买洗衣液收到一包小苏打,当时嫌麻烦没维权,现在想想幸好没联系客服!”
更吓人的是,北京市公安局都披露了,仅某平台一个半月就封了 1.6 万家涉诈店铺。这些骗子套路都一模一样:先用几百块买个和经营品类不符的营业执照,比如用建筑公司的执照卖日用品,开个 “幽灵店铺”。然后选 U 盘、纸巾这种低价商品当诱饵,故意发空包裹、劣质品,甚至完全不相关的东西。警方查获的话术手册里写得明明白白,错发商品价值必须比订单低 30% 以上,就是为了逼你联系售后。

等你找上门,骗子就抛出 “全额退款 + 双倍补贴” 的甜饼,核心就是让你扫码加微信。前三次返利都准时到账,金额控制在 50 块以内,就是为了让你放下戒心。等信任建立好了,就开始诱导你刷单,再升级到黄金投资、彩票内幕这些金融骗局,甚至用账号解冻、法律追责来恐吓,一步步把你的钱榨干。
其实这些诈骗店铺破绽特别明显,建材公司卖洗衣液、商品价格比市场价低 40%、清一色模板化好评,客服还死缠烂打让你加私人微信,发货地和店铺标注地址也对不上。有网友总结得好:“正常商家谁会跨品类铺货啊,今天卖 U 盘明天卖保健品,一看就是骗子!”

说到底,平台审核也有漏洞,机器只查执照真伪,不管经营范围对不对,这才让骗子有机可乘。作为消费者,咱们一定要记住 “三不两要”:不扫陌生二维码、不加私人微信、不下载不明 APP;所有售后必须走官方渠道,遇到高额返利直接判定为诈骗。要是不确定店铺真假,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一下营业执照编号就行。
记住了,所有大额损失都始于脱离平台监管的那一步。遇到货不对板,先截图保存证据,通过官方渠道投诉,还能给 12110 发短信报警。现在骗子的套路越来越隐蔽,但只要咱们不贪小便宜、不脱离官方平台,就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姐妹们赶紧转发给家里人,尤其是爱网购的长辈,别让骗子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