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乡村教师为何撕毁从教30年荣誉证书?空瘪的肚子种不出饱满的果实

最近一则老教师当着校长的面,把颁发给他的“乡村教师30年”荣誉证书,撕毁了!颁发荣誉证书是对老师的肯定,是好事,怎么会反

最近一则老教师当着校长的面,把颁发给他的“乡村教师30年”荣誉证书,撕毁了!颁发荣誉证书是对老师的肯定,是好事,怎么会反转成这样的结局呢?相信很多看到这则新闻的人,又开始对这位老教师口诛笔伐了!其实我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出一些人会说什么。身为老师,怎么就这么点觉悟。老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举止!现在的老师比起以前的老师差远了,只在乎索取和得到,从来不用心教学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一般碰上这样的人,我都懒得和他辩论。因为这种人我太了解了,有些人就是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横加指责。这种人在生活中往往有两套行事准则,对自己一套对别人一套。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是这类人的生活准则之一。我完全理解这位乡村老教师的内心感受。精神的大帽子扣了一顶又一顶,但是就不解决实际生活上的困难,时间长了,内心难免有所怨气。天底下所有的职业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一点。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尽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本身就是任何工作做优秀的表现之一。没必要把教育行业和教师这个群体上纲上线。追求高尚是每个人的底层向往之一,但你不能要求别人必须高尚。

教育当然需要追求一种精神,但是想要获得一种松弛而持久的精神,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和生活来支撑,要想让每个老师静下心来教育,就必须保证生活的桌子摆踏实。

总有一些人要求老师高尚,似乎高尚就要和贫穷划上等号,如果老师谈论物质就显得庸俗,那么请问,如果没有物质的供养,精神从何而来?真正对乡村教师的尊重,从来不只是停留在精神和口头上的表扬,而是应该在精神和物质上进行双重加持。

我上小学的年代,乡村教育非常落后,身为乡村教师的每一个人,不但要在平时上课,而且在休息时候还要负责种地。

印象中,我们小学班主任有一次获得了教师节的优秀教师嘉奖。教育局给他奖励了一袋大米。那几天班主任特别高兴,脸上都泛着光芒。在那个年代,大米在农村是一种稀罕物,只有过年和节日的时候才能吃上。我们明显的可以感觉到,班主任在那段时间工作的更加认真,就像种地一样,护理的更加精心。

我绝对相信,如果当时只是给他一张获奖证书,他肯定没有那么高兴,也不会有那么足的干劲。谈论物质并不是一件俗气的事情,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吃喝拉撒构成的,当一个人的生活处于困顿之中,物质的奖励远远大于精神上的表扬,原因很简单,人们往往缺什么,才迫切的希望得到什么。

在这个时代,似乎所有的人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谈论物质和钱财,唯独老师不能正大光明的谈论这些,否则就是俗气和道德底下。难怪很多老师调侃的说,我们不吃饭,我们喝西北风就可以活下去。

我们固然需要精神的认同,但是请不要忘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这么简单的道理,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课就有白纸黑字。对教师最高的奖赏,既要有精神上的认同,也要有物质上的激励,这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奖励,才是一个让老师真正内心喜悦和勃发的奖励。

前不久看中国某地学校,学期考试结束后,给学习优秀的孩子奖励的不是奖状,而是几公斤肉。在照片上,我可以看到孩子眼神中的喜悦和骄傲,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家庭谋得了几公斤猪肉,改善了几天的家庭的生活。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生活品质的奖励,其获得的成就感远远大于一张证书。

我个人是为学校点赞的,我相信那些获奖的孩子会继续努力,而那些没有获奖的孩子也会以他们为榜样。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家庭获得改变,这种成就感远远大于他自己本身的荣誉。

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是我最佩服的中国企业家,他就懂得对一个教师最高的尊重,就是既要有精神上的表扬,也要有物质上的鼓励。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建立在物质层面上的精神表扬才是真正的尊重。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饿着肚子的园丁,也无法培育出饱满的稻穗啊!请多给老师一定实惠 ,少画一点大饼,毕竟他们也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毕竟他们也是一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

亲爱的读者你觉得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