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海关的数据,2025年三季度,中国进口了前道半导体设备(前道主要指芯片制造环节)的总金额为10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8%,环比增长33.15%,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而这也意味着,国内依然在大规模的扩产造芯,毕竟不造芯,何必进口这么多设备呢?

不过,从具体的情况来看,中国进口的光刻机,以及其它芯片设备的逻辑却变了。
为何我会这么说?从光刻机来看,进口的数量减少了,但进口的价格变高了。
三季度,我们进口了光刻机数量为145台,同比下降了10.49%,但是平均价格却达到了1916万美元,同比翻倍了。
特别是从荷兰ASML这里,进口了50台光刻机,数量同比下滑26.47%,但平均价格却高达5338万美元,上涨了64%,创下了进口光刻机平均价格的最高纪录。

并且不仅仅是光刻机,其它的半导体设备也是如此。
比如CVD设备,也是平均进口价格大幅度上升,创下了纪录。还有刻蚀设备中的干法刻蚀量价双增且增速显著,离子注入设备、氧化扩散设等等方面,都是平均进口价格大幅度提升。
可以说主要的半导体设备,不管是光刻机,还是CVD设备、干法刻蚀设备等核心设备,在Q3时的进口单价,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为何平均价格会提升,背后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内产能扩张正在向先进制程倾斜,因为越是先进的设备,价格肯定就越贵。

事实上,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目前国内不管是在先进逻辑芯片领域,还是在高端存储领域的产能扩张需求强烈,厂商们都在纷纷往高端领域扩张。
而高端领域扩张,就需要买更先进的设备,自然这个单价就会提升。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内在成熟芯片使用的设备上,国产化率提升了,这些设备已经不那么需要进口了,国内企业就可以自己搞定,所以进口的更多的是先进的。

但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目前国内进口光刻机,进口各种半导体设备的逻辑是真的变了。
以前国内是什么都要,什么都缺,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但如今已经是有选择性的购买高端的了,相对不那么高端的,我们已经不那么缺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