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乌冲突三年,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和美国,背锅的是乌克兰,填坑的是欧洲

炮火连天三年整,富翁笑,穷国哭,乌土焦黑欧账苦。2025年2月24日,俄乌冲突正式踏入第三个年头。这场原本被预测为“闪电

炮火连天三年整,富翁笑,穷国哭,乌土焦黑欧账苦。

2025年2月24日,俄乌冲突正式踏入第三个年头。这场原本被预测为“闪电战”的冲突,如今已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消耗战,双方反复拉锯,战场形势依然胶着。

三年来,乌克兰土地上硝烟弥漫,欧洲议会内争吵不休,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却赚得盆满钵满。

场面混沌:一场没有赢家的消耗战

三年过去,俄乌战场已陷入僵局。双方都无力彻底击败对手,和平谈判时断时续。

2025年8月,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一周内狂飙突进5900平方公里,乌军单日伤亡超过千人。

乌克兰财政部数据显示,每月预算赤字高达100亿美元,士兵军饷已拖欠两周。

战场上,智能算法主导作战进程,无人机在天空中成群结队,俄乌冲突已沦为全球“算法战场”试验场。

一家美国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可快速处理卫星和无人机情报,识别战场目标并生成打击建议。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民众支持“血战到底”的比例,已从开战初期的73%骤降至38%。

俄罗斯民众对战争引发的国内通胀压力,关注度也不断走高。“降温”“和谈”,成为双方疲惫不堪后的共同选择。。

美国算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表面上,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俨然成为乌克兰的坚强后盾。然而,细看之下,美国的援助实则暗藏玄机。

央视新闻报道披露,过去三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绝大部分并未直接流向乌克兰,而是留在美国国内补贴了至少31个州和71个城市的军工企业。

乌克兰获得的大部分军援都是美国的老旧装备,美国军工企业将制造的新武器用于补充美军库存,并从中获利。

更有甚者,美国目前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三年来,凭借能源贸易与军火援助,美国实际上成为俄乌冲突的最大受益方。

特朗普政府对待这场冲突的态度更是耐人寻味。2025年8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普京无需先见泽连斯基就能与我会晤”,直接将乌克兰排除在谈判桌之外。

这一举动引发泽连斯基紧急与15国领导人通话寻求自救。

欧洲困境:填坑的冤大头

如果说美国是这场冲突的受益者,那么欧洲无疑是最大的“填坑”者。

欧盟领导人在2025年10月23日于布鲁塞尔举行的会议上,围绕是否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向乌克兰提供贷款发生了激烈争论。

会议通过的正式文件显示,欧盟领导人重申对乌克兰的政治、经济和支持,但有关财政援助的表述较此前草案明显弱化。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在9月“盟情咨文”中提出设立“赔偿贷款”机制,拟以俄罗斯被冻结资产作担保,向乌克兰提供总额约1400亿欧元的贷款。

该计划获得德国、法国及波罗的海国家支持,但比利时及欧洲央行对此持谨慎态度。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在峰会前强硬表示,除非欧盟满足比利时的“合理要求”,否则他将“竭尽全力”阻止该计划。

他要求欧盟27个成员国在“赔偿贷款”方案中“全面分担风险”。

欧洲的撕裂不止于此。德国外长贝尔伯克2025年8月11日声明“支持特朗普结束战争”,但强调“绝不允许暴力改变边界”。

这种矛盾的立场反映了欧盟内部分歧:东欧国家坚持反俄立场,而法德两国则由于能源危机而立场软化。

中国角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一个有趣的观点引发关注——俄媒《军事观察杂志》认为,最大受益方是中国。

为何中国会被视为受益方?俄乌冲突对国际供应链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从中得到了巨大好处。

欧洲因为受到高能源价格及俄乌冲突外溢影响,许多资本和制造业逃离欧洲。美国得到了金融资本,中国则得到了部分资本和部分制造业,变相增强了经济实力。

西方资本和商品撤出俄罗斯后,中国资本和商品迅速占据了原本西方撤出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电子产品、轻工业产品、工业制成品,大量涌入俄罗斯。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也大量出口中国,中俄双边贸易额大幅增加,俄对华依赖也大大加深。

更为关键的是,过去三年,俄罗斯成为美西方针对的主要目标,使得西方无力全面遏制中国,中国借此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大发展。

乌克兰悲剧:棋子还是牺牲品?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乌克兰的命运令人唏嘘。

2025年8月,英媒爆出猛料:乌克兰政府已秘密向美俄两国传达了愿意接受停火协议的立场,并默认俄罗斯控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以及克里米亚。

乌克兰唯一的条件是要求美欧监督谈判,并保留对割让领土的“名义主权”。

这一令人震惊的转变,源于战场上巨大的压力。俄军“南部”集团军一周内切断乌军后勤铁路网,导致前线物资严重短缺。

特朗普的个人风格进一步加剧了这场混乱。他一方面宣称“可能头两分钟就能与普京达成协议”,另一方面却贬低泽连斯基“三年半毫无作为”,甚至批评乌方拒不让出领土。

内部文件显示,特朗普的目标是通过施压乌克兰割地,快速达成停火协议,为中期选举铺路,要求幕僚在9月前结束冲突。

面对可能被出卖的命运,泽连斯基于8月12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加速国产弹道导弹的研发。乌国防部长丹尼斯·什米加尔透露:“我们离拥有自己的弹道导弹系统非常接近”。

此举被视为是对美俄可能达成秘密交易的防备——如果领土被交易,乌克兰将保留自主反击的能力。

阿拉斯加会谈的会议室里,美俄代表各怀心思;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各国领袖为俄罗被冻结资产争得面红耳赤;乌克兰战壕里,士兵紧握武器,不知明天何在。

俄乌冲突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国际政治的冷酷本质。犹如鹬蚌相争的现代翻版,渔翁得利的戏码仍在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