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开封那可是火得一塌糊涂,火到啥程度呢?连西安、洛阳估计都没想到,开封一下子就顶上了风口,朋友圈里刷满了小宋城、鼓楼夜市、清明上河园的照片。大家嘴上说着淡定,可脚却不自觉地往火车站跑,能抢到车票那都得谢天谢地。

一下高铁,就能感受到开封扑面而来的热闹劲儿。人们像赶庙会似的,拎着箱子一股脑冲向出口。
开封有仨站,名字跟绕口令似的。开封北站在北边,车次多,打车快,但离主要景区都有十几公里;
宋城路站在新区,道路宽敞车少,去几个热门景点距离也差不多;老的开封站在城里,离鼓楼夜市近,可惜车次不多。要是从郑州过来,坐郑开城际最方便,半小时就到,选开封北或宋城路站都行,主要看酒店位置。
想省钱就坐公交,线路多但速度慢;怕浪费时间就选网约车,夜里车少价格会高些。自驾最舒服,不过老城里巷子窄、单行路多、车位紧张,胆子小的可以把车停在景区外围,再骑共享单车进去。

鼓楼夜市那叫一个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摊位林立,香味四处乱窜。肚子饿得咕咕叫,眼睛却看不过来,签子举在半空都下不去,排队的场面堪比春运改签。
胡辣汤得端稳了,汤面油亮,辣椒香而不冲,喝一口,肚子立马暖和起来。方中山胡辣汤名气大,排队的人也多,早上七点就得排,晚一步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喝。
想避开排队,就去鼓楼西边小巷里的老店,味道不差,价格还实在。
灌汤包可得小心,一口下去就是江湖。第一楼名气响,队伍也长,蘸汁简单,咬开汤汁就流出来,得趁热轻咬,不然真能烫到跳脚。有些店卖得贵还分量小,别死撑牌子,转身两条街外说不定就能碰到老味道。
桶子鸡是招牌,马豫兴老字号,半只够两人吃,皮亮肉紧,就是有些店盐放多了,牙口不好的得慢慢嚼。
鲤鱼焙面看着排场,鱼香甜,面带脆,端上来像艺术品,吃的时候得趁脆,不然拖久了就软塌塌的。还有杏仁茶、炒凉粉、羊双肠等各种小吃,边吃边流汗,嘴里还念叨着再来点。
小宋城是吃货的集中地,也是排队的集中地。牌匾大,灯笼亮,店里的香味能绕好几圈。想省时间别一头扎进主街,往后场绕能避开最堵的地方。停车别想停门口,直接去地下车库,不然路口一堵能让你悟出人生哲学。

清明上河园就像把画卷变成了实景,白天看桥看市集,走到脚底发热都不想走。
园里有船、有戏、有技艺表演,靠在栏杆上看,仿佛穿越回北宋。夜
场更值,灯光一亮,水面波光粼粼,影子晃动得人心都软了。“东京梦华” 演出分档卖票,人多的时候秒空,得提前预约。位置越靠前越爽,水雾扑脸,灯光仿佛从天上掉下来,可别一直举着手机拍照,最后相册里全是糊的。
龙亭那边气派,台子高,水面宽。这里以前是宫城所在,历经多个朝代,改过又建。秋天菊花会一开,花海铺满,老少都爱,手机内存都要被拍爆。站在台阶上吹风,眼前是城和湖,心里就会冒出一句 “这地儿真有劲”。

铁塔公园的铁塔是琉璃塔,砖纹细腻,颜色纯正,历经几百年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旁边还有博物展示,孩子看得懂,大人也能学点门道。

包公祠和包公湖一静一动,走一圈心里敞亮。包拯铁面无私的故事家喻户晓,祠里的雕像、碑、戏服,让人能明白当官与做人的道理。相国寺历史悠久,钟声一响,人都不敢大声说话。山陕甘会馆的木雕精细,房梁上全是戏。延庆观是道观,安静祥和。州桥遗址馆虽然路口不显眼,但走进去能感受到汴河当年的繁忙。朱仙镇离城有点远,自驾过去正好一天,岳飞庙让人感受到忠义,年画馆的画颜色鲜活。

来开封游玩,行程安排也有讲究。先把早晚留给老城,白天给园子和湖。
第一天中午到,放好行李先去鼓楼夜市探路,晚饭别硬刚排队,先吃小店再逛大场。
第二天早起去清明上河园,午后去龙亭,晚上回小宋城。
第三天去小众地方,铁塔公园、山陕甘会馆等。自驾要早晚错峰,午后找树荫停车。
不住在景区附近也不慌,城际加公交也很顺。住的地方别贪近,怕吵的话可以选包公湖东岸、清明上河园南门或宋城路片区的酒店。门票别乱买联票,看自己真正想看啥。
夜游要注意表演时间,拍照别开 HDR。
开封的热度就像一锅胡辣汤,表面翻滚,底下正慢慢熬着。市民心态稳,摊主忙归忙但说话客气,景区门口有志愿者指路,社区还把路边空地划成免费临停车位。在这里游玩,手别伸太长,包拉好,小孩手牵牢。最后离开时,箱子装满小吃袋,手机塞满短视频,脑子里装着一堆典故,心里想着这趟真值,还想着下回挑个工作日,慢慢逛,把这座城装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