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个季度超越特斯拉,比亚迪打赢的不止中国市场
随着特斯拉Model Y/Model 3 Standard(标准版)的上市(美国市场),以及比亚迪10月新车规划PPT曝光,两家头部车企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新车固然令人期待,但销量似乎更值得拿来说一说;而将两者进行一番比较,相信也是多数网友喜闻乐见的。
比亚迪早在2022年便宣布成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以186.85万辆(含插混和纯电)的成绩,力压特斯拉一头(131.39万辆,纯电车型)。
对此,有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比亚迪依靠插混车型“上位”,有点“胜之不武”。这种论调放在几年前,确实很有市场,但放在今天讨论,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比亚迪以58.25万辆的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再度超过特斯拉(49.71万辆),拿下单季度全球第一——而这已经是比亚迪连续第四个季度超过特斯拉了。
易车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除了中国,比亚迪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销量也均超过了特斯拉,大有全面赶超之势。
不过,就此认为特斯拉“大势已去”,有点为时尚早。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的失利,除了全球政治因素,更多还是自身产品更新慢、过度依赖单一车型(Model Y/Model 3占比超96%)的缘故,而其战略重心的转移(廉价版车型Model Q延后,自动驾驶被置于更高的优先级),也对全球销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前,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汽车更新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特斯拉这种“吃老本”的方式,已然行不通了。纵然其在全球市场仍有巨大的影响力,特斯拉的品牌光环依然闪耀(拉皮的Model Y L畅销便是明证),但其信仰已然出现裂缝。
当特斯拉不再是技术创新的先锋,而靠着“修修补补”,甚至简配、降价度日的时候,那么其距离“泯然众人”也便不远了。
与之相对,比亚迪却凭借在智造、电池、底盘、混动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押注,加上成本优势,以及相对低廉的售价,迅速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不同于特斯拉,比亚迪采取全价格段车型覆盖的策略,确保了上中下通吃。其在高端化、个性化市场的突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仰望品牌集技术之大成,成为中国高端品牌的一面旗帜;方程豹品牌则开辟了新能源方盒子市场的新赛道。
此外,在全球市场的本地化生产以及百余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渠道建设,也为比亚迪顺利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2025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全球销量为110.56万辆,同比微降2.1%。其中,纯电车型销量逆势增长31.4%至58.25万辆,占总销量的52.7%,对冲了一部分插混车型销量下滑的影响。
Counterpoint预测,比亚迪2025年全球纯电市场份额将达15.7%,特斯拉则降至15.3%,中国品牌有望首次登顶。
这几年,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突飞猛进,从年销5万辆,到今年1-9月,海外销量突破7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5年时间。
比亚迪计划2025年海外销量为100万辆,以目前的销量趋势看,完成的难度有点大,不过也并非全无可能。
结语:当前,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正面临重新洗牌。比亚迪凭借技术积累、全价格段布局和全球化战略,已从追赶者转变为全球领导者;而明显慢一拍的特斯拉,恐怕得加把劲了。
作为民族品牌,我们乐见比亚迪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智造能力和科技魅力,但同时也要提防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西方品牌的反扑,以及以宝马、奥迪、大众等为代表的传统欧洲品牌的围剿。
毕竟,全球市场波谲云诡,在更为广袤的全球自由市场,中国品牌更需要有面对惊涛骇浪的勇气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