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复杂多变,以色列近年来几乎把周边国家炸了个遍——从武力充沛的伊朗到富裕发达的卡塔尔,从叙利亚、黎巴嫩到也门胡塞武装。但唯独沙特这个看似“少爷兵”为主的国家,以色列不敢轻易动武。
原因在于沙特手中握有至关重要的“中国神器”。与其他中东国家不同,沙特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早在1987年,沙特就绕过美国,以35亿美元的大手笔从中国引进了35枚东风-3导弹。这款导弹射程达2500-3000公里,不仅覆盖以色列全境,更为沙特提供了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成功吓退了潜在的侵略者。
沙特与中国军贸合作的特点是技术转让和本土化生产。与西方“只卖装备不转让技术”的模式不同,中国愿意帮助沙特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2017年,沙特再次大手笔采购价值40亿美元的“红旗-9”防空导弹。这款系统能够同时跟踪100个空中目标,最关键的是——导弹的发射按键沙特自己控制。
近年来,沙特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军事合作。2025年9月,沙特采购了八套中国“沉默猎手”激光武器系统,每套系统包括三面阵相控阵探测雷达、电子战车辆和多辆高能激光发射车。控制权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沙特从美国购买的武器系统则存在严重限制。2017年沙特斥资150亿美元购入6套萨德系统,但核心的雷达操控权仍被美军牢牢掌控。这就好比沙特花天价买了豪宅,却发现钥匙在别人手里,
据美军前高官透露,沙特的防空系统已被纳入美国西部基地网络,名义上是保护沙特,实则为美军监视伊朗导弹动态。种控制权差异在近期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以色列F-15I战机穿越沙特领空袭击卡塔尔目标时,沙特的防空系统毫无反应;而当胡塞导弹威胁以色列时,美控萨德系统立即激活并实施拦截。
沙特的战略自主性与卡塔尔形成鲜明对比。卡塔尔与美军深度绑定,防空和战机开关都攥在美国手上。因此当卡塔尔近期遭到以色列空袭时,他们只能强忍着无法有效回应。埃及和巴基斯坦的选择也从侧面印证了沙特战略的明智。
埃及在西奈半岛部署中国红旗-9BE防空系统,300公里的探测范围和自主制导模式,使其能独立应对威胁。埃及军方坦言,选择中国装备就是为了摆脱西方政治掣肘——过去以色列空袭时,西方武器常因政治原因无法使用。
沙特的战略眼光确实超越了许多中东国家。他们正在推进国防自主化战略,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这种未雨绸缪的战略思维使沙特在中东地区拥有独特的地位。沙特坐拥中东最昂贵的防空网络,虽然其中70%的防空系统仍依赖美国技术,但他们通过与中国等国的合作,正在逐步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对于以色列任何可能的空中袭击,沙特不但能防,还有能力反击。沙特的东风导弹可以覆盖以色列全境,这是以色列不得不考虑的战略威慑。当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海湾国家加速推进“阿拉伯版北约”构想,40多个国家响应组建联合指挥系统。但在这一进程中,沙特已经凭借其多元化的国防战略,安全走在了最前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