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和老同学聚了一次,聊到房子这个话题。一个在炫耀“房贷快还清了”,另一个却笑着说:“幸好我这几年都在租房。”一桌人都笑了,但那笑声里,谁都听得出几分无奈。
我突然想起我们高中那两个人——班长阿尤,和那个学习最差、老被老师骂的林刚。这两个人,十年前走了完全不同的路。
阿尤是我们那一届最稳的那种人。大学毕业就进了一家国企,工作没几年就和女朋友结婚,2017年买了人生第一套房。那时候他在群里发喜报,语气特自豪:“虽然贷款压力大,但终于有自己的家了。”大家都羡慕,毕竟那会儿房价还在涨,谁买谁赚。
林刚呢?大学都没上完就出去打工。做过快递、外卖,也摆过地摊。那时候他经常在朋友圈发租房的视频,小单间,一张床、一张桌子,连厨房都没有。阿尤还在群里劝他:“你得早点买房,不然以后更难。”林刚回了一句:“我连首付都凑不齐,还买个屁。”
说实话,那几年,大家都觉得阿尤过得稳,林刚过得惨。毕竟一个有房有老婆,一个四处漂泊。
可没想到,这几年风向变了。
前段时间我去见阿尤,他整个人憔悴了不少。我开玩笑说:“你这压力挺大吧?”他叹了口气:“别提了,房价跌了快一半,我那套房170万买的,现在中介说最多卖90万。”
我愣了一下:“不是挺好的地段吗?”他苦笑:“是啊,可谁还买?那片新楼盘一大堆,价格全砸下来了。”
他接着说:“我那时候月供八千多,还觉得自己能扛。结果两年疫情、经济又差,收入缩水了一半,还得咬牙供。每个月到账工资还没看几天就全转走,活得比没房时候还累。”
说着他叹了口气:“我现在才明白,房子真不等于安全感。”
而林刚呢?这几年反倒混得挺“自由”。他在深圳做电商,没买房,钱都拿去投资和换设备。去年生意好时,他一个月赚的比阿尤半年工资还多。我们问他为啥还不买房,他笑:“干嘛买?房价跌成这样,我还不如租。”
那天聚会,他举着杯子开玩笑:“以前你们笑我没房,现在我每天想搬哪就搬哪,你们倒被房贷绑住了。”一桌人笑,但没人反驳。
因为这几年房价的变化,确实让太多人“反转”了。
阿尤这种人太多了。他们那一代年轻人,靠着“上车信仰”拼命买房,以为扛几年就能轻松点。结果房价跌、工资降、生活成本飞涨,反而被房子困死。
他说:“我以前以为买房能让我安心,结果现在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看银行短信。”
这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
另一边,像林刚这种没房的人,反倒变得淡定。他租了个小区里的精装公寓,一个月三千块,啥都不用操心。“房子坏了找物业修,水电交完就能搬家。我不觉得自己比有房的人差。”他说完这句,我们几个都沉默了。
其实这几年,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讨论。“租房和买房,到底谁过得更好?”以前大家都说:“再穷也得有个家。”但现在,太多人发现,有房不一定幸福,反而更焦虑。
我朋友调侃:“以前我们怕房价涨,现在怕房价跌。”另一人回他:“买房的怕跌,租房的怕涨,最后谁都没赢。”
但现实就是——那些早早买房的人,日子没想象中那么光鲜;那些没买房、一直租的人,也没以前那么被看低。
阿尤后来对我说:“我其实挺羡慕林刚的,他活得自在。房价跌这么多,他一点不心疼。”我说:“他没参与这个游戏,自然没输。”阿尤笑了笑:“可我已经进场了,想退出也出不来了。”
那天我们散场的时候,林刚在门口点烟,风吹得他头发乱糟糟的。他说:“我现在反倒觉得,当年没买房是幸运。人活着,不该一辈子被房子绑死。”我笑了笑:“那你以后要是结婚呢?”他摊摊手:“到时候再说呗,现在我有得住、有饭吃、没债压着,就挺好。”
听完这话,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几年看下来,我越来越觉得,那句老话说得对——“房子,是你以为的避风港,其实也是风暴的中心。”
一直租房的人,和早早买房的人,差距确实有。但这差距,不在房子本身,而在谁被生活压得更喘不过气。
房价跌了,时代变了,观念也该变了。能让人睡得安稳的,不一定是砖头盖的房子,也许只是——没被贷款追着跑的自由。
 
                         
                        ![退租不到两月房东发的消息[捂脸哭]](http://image.uczzd.cn/1061210983584599602.jpg?id=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