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用三招,拆解亚太战略,美国发现指挥不动了

如果说过去十年,美国在全球最焦虑的地方是哪儿?那答案肯定是亚洲。因为美国发现,这片它曾主导几十年的地区,正在悄悄改头换面

如果说过去十年,美国在全球最焦虑的地方是哪儿?那答案肯定是亚洲。因为美国发现,这片它曾主导几十年的地区,正在悄悄改头换面。没有战争,没有冲突,但整个格局的重心,正在往中国这边倾斜。这,就是中国的地缘战略。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崛起意味着要去“扩张”,要去跟美国争势力范围。其实完全不是。中国并不想去主导谁,而是想把“区域关系”变成“区域合作”。说白了,中国不打算在地图上画线,而是要让线消失。

你看得出来,这几年中国在亚洲干的几件事,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扩张”,但每一件都在改变格局。

首先是经济整合。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就是在中国推动下完成的。它把东盟、日韩、澳新都拉在一起,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球30%贸易额的经济圈。最妙的是,美国不在里面。这意味着,美国再想靠TPP那一套来“重返亚洲”,已经晚了。亚洲的经济规则,已经由亚洲国家主导。而中国,就是这个新规则的核心。

第二,是安全缓冲区的构建。美国喜欢拉“小圈子”,搞所谓的“印太战略”,但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多边稳定”。你看中俄关系的升级,中亚国家的联合,朝鲜半岛的平衡,甚至中日韩重新接触,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中国不挑头,但中国都在场。这就是“存在感战略”。中国不主动介入冲突,但确保每一个地区问题,都绕不开中国。这是一种软性主导。它没有侵略性,但却极具影响力。

第三,是通道建设。在地缘政治里,通道意味着命脉。美国一直想控制全球的“海上要道”,但中国另起炉灶——修陆路、建港口、连管线。中巴经济走廊打通了印度洋出海口,中亚管道稳定了能源供给,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让中国的影响力直抵东南亚腹地。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亚太越走越难。它的战略仍停留在“军事同盟”的旧模式,而亚洲已经进入“经济互联”的新阶段。美国想靠舰队立威,可企业家们更关心谁能修铁路、谁能带来投资。过去是炮舰外交,现在是产能外交。而中国,显然是后者的主导者。

美国想拉日本、韩国、菲律宾围堵中国,但这些国家在防务上听美国的,在经济上却离不开中国。美国每喊一次“脱钩”,这些国家心里就更矛盾一次。这就是中国战略的高明之处。不对抗,不硬拼,只通过现实利益,让局势自己倒向你。没有扩张,却完成了“战略吸引”。

再看更远一点。中东的缓和、阿拉伯世界的调停,也都是中国外交的延伸。中国没有插手内政,但通过经贸合作、能源安全和中立调解,让一度动荡的地区重新坐到了一张桌上。而美国几十年都没做到这一点。

所以,美国的困惑就在这里。它以为中国会复制它的老路:建立军事基地、扩张势力范围。结果发现,中国一边搞基建,一边谈合作,最后别人主动靠过来。这就是“非扩张式地缘战略”。

表面上看,中国在后退,不打仗、不设防、不主导。但实际上,中国在“下沉”,在进入每个国家的经济与发展核心。这种渗透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然发生的。因为大家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合作对象,而中国恰好能提供。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美国在亚洲越喊“威胁”,越显得孤立。它喊“安全”,别人想“发展”;它谈“围堵”,别人谈“互联”;最后,局面自然倾斜。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46
用户12xxx46 3
2025-10-29 19:29
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动不动就拆解大美丽招数、这说明我们还不能将其赶出影响之外、什么时候中国是双倍的大美丽国力了、大美丽就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