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子被法院拍了,钱不够还银行,难道要被追债一辈子?”
最近在写客户沟通的时候,总会被问到上面这个问题,不少人以为法拍房成交后,还会欠银行一大笔钱,自己永远也不了岸,于是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为了打消大家的焦虑,今天就把这件事讲透,尤其是最后 的关键操作,记好能少走很多弯路。
先看个真实案例:小明 2021 年凑了 20 万首付,贷款 80 万买下一套 100 万的刚需房。本想安稳还房贷,没成想这两年区域房价跳水,二手房挂牌价直接跌到 80 万。后来他断供 3 个月,银行起诉后,房子被推上法拍台。
按照法拍规则,“一拍” 通常是市场价打 7 折,80 万的房子最终以 56 万成交。但这笔钱到不了小明手里,还要先扣掉几笔费用:给小明的 5-8 年租赁补贴(保障唯一住房被拍后的居住权)、评估公司的评估费、银行的律师费和诉讼费,还有法拍平台的辅拍费用。
一圈扣下来,最后能用来还房贷的只剩 40 万 —— 等于还欠银行 40 万。
这时候有人会问:唯一住房都没了,银行还会继续要这 40 万吗?答案是:会,但有解决办法。
房子拍完后,法院不会立刻放弃执行,会在半年内两次通过网络查控,查小明名下的存款、车子、股票等资产。
如果两次查下来,小明确实没任何可执行的财产,法院就会出具 “终结本次执行” 裁定(简称 “终本”)。
“终本” 不是债务消失,而是银行暂时没法通过法院追讨,这时候银行会把这笔 40 万的 “坏账” 内部核销,然后打包卖给资管公司。
资管公司专做这类 “打折债权” 生意,像这种没有房产抵押的 “裸债”,他们通常只花 0.5-1 折收购 —— 也就是说,40 万的债务,资管公司 4 万就能买走。
这时候转机就来了:资管公司买债权是为了赚钱,不会按 40 万跟你要,而是按收购价的 2-2.5 倍收费。比如 4 万买的债权,会让你拿 8-10 万赎回,这就是大家常说的 “2.5 折化债”。
但一定要注意:没有经过前面的 “法院起诉→法拍→终本” 流程,直接说能 “2.5 折化债” 的,全是骗局!
只有走完司法程序,债权被打包给资管公司后,你才有机会用 8-10 万结清 40 万的债务。
更关键的是,一旦你赎回债权,这笔债务就彻底结清,征信会在 5 年后恢复正常 —— 不用再担心被追债,也能重新规划未来。
最后提醒大家:断供、法拍都是大事,不到万不得已别走到这一步。
如果已经面临类似问题,别慌也别乱找 “中介“,要找像青天智控这样的专业团队咨询,再关注债权处置环节。
觉得有用的话,点赞收藏起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人,避免更多人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