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试驾捷途自由者:12-16 万级硬派 SUV,家用越野竟能两全?

现在年轻人选车,早不是 “能开就行” 的年代了。想选台硬派 SUV,怕太粗犷不适合家用;选城市 SUV,又觉得少了点 “

现在年轻人选车,早不是 “能开就行” 的年代了。想选台硬派 SUV,怕太粗犷不适合家用;选城市 SUV,又觉得少了点 “去野” 的劲儿;好不容易看中一款,还得担心智能配置落后、空间不够用,最后预算超了更是闹心。前阵子帮朋友选车,在 4S 店试了捷途自由者(图片|配置|询价),本没抱太高期待,却意外发现它把 “个性、家用、越野” 这几件事平衡得很到位 —— 今天就把试驾的真实感受聊给你听,或许能帮正在纠结的你找到答案。

一、第一眼就心动:方盒子造型,实车比照片更有气场

我承认,最初走近捷途自由者(逛导购),完全是被它的 “方盒子” 造型勾住了。现在路上圆润的城市 SUV 太多,这种方方正正的硬派设计,往那一站就自带 “辨识度”。之前在网上看照片,总觉得少点质感,见到实车才发现:车身线条利落又敦实,肌肉感藏在细节里,比如外扩的车轮拱、平直的车顶,没有多余的装饰,却透着股 “靠谱” 的劲儿。

最让我印象深的是前脸的四叶草大灯 —— 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设计,却特别有记忆点。4S 店销售现场做了熄灯演示,哪怕隔着展厅的人群,也能一眼认出这组灯的造型;后来试驾到傍晚,天色渐暗时开灯,灯光穿透力很足,路面看得清清楚楚,连对向车道的司机都忍不住多瞅了两眼,这种 “不张扬却亮眼” 的设计,比很多同价位车型的 “网红灯组” 更对我胃口。

车身侧面的细节也很贴心:悬浮式车顶让厚重的车身显得轻盈了些,标配的实心行李架不是样子货,销售说承重能满足日常露营装备,我用手晃了晃,扎实得很;外后视镜带电动调节、加热和折叠功能,想起之前开朋友的车,冬天后视镜结霜得手动擦,这种小配置平时不显眼,用的时候才知道多方便。还有尾部的贯穿式灯带,晚上点亮后辨识度拉满,跟朋友约饭,远远看到这组灯就知道 “我的车到了”。

二、坐进车内:不花哨但够舒服,细节里藏着 “家用心”

拉开车门坐进驾驶位,第一感觉是 “不浮夸,很踏实”。内饰是经典的 T 型布局,线条直白却不单调,中控台面大面积都是软性包裹,用手摸上去软软的,不像有些同价位车型用硬塑料,夏天晒得发烫还显廉价。细节上也有小心思:哑光金属饰条点缀在空调出风口和档把周围,不会像亮面材质那样反光刺眼;座椅上的细密缝线很整齐,凑近看能感觉到做工的细致,这种 “肉眼可见的用心”,比堆一堆华而不实的装饰更讨喜。

椭圆形的方向盘握感很特别,有点像老派越野车的设计,粗细刚好贴合手掌,长时间握着也不觉得累。按键布局很合理,音量调节、定速巡航这些常用功能,不用低头找就能摸到,开车时操作很顺手。电子档把的手感我要重点夸夸 —— 切换档位时很干脆,没有松垮的虚位,那种实实在在的机械感,比很多 “电子味过重” 的档把更有驾驶欲望,每次换挡都觉得 “很带劲”。

全液晶仪表和 15.6 英寸的中控大屏连在一起,视觉上很显科技感,而且屏幕显示特别清晰,白天阳光直射时也不用拿手挡着看。我试了试滑动屏幕,切换导航、音乐界面时一点不卡顿,销售说车机用的是高通 8155 芯片,跟手机的高端芯片一个级别,难怪操作起来这么顺滑。后来用自己的 iPhone 连了 CarPlay,不到两秒就配对成功,导航和手机音乐直接投屏到中控屏上,开车时不用频繁看手机,安全感和便利性都拉满了。

三、智能配置:不只是 “噱头”,用起来是真方便

之前试驾过不少车型,总觉得有些智能配置是 “为了有而有”,实际用起来很鸡肋,但捷途自由者(用车口碑)的智能功能,却让我觉得 “真能解决问题”。

比较实用的是语音交互功能,支持四音区识别 —— 我坐在主驾,朋友坐在后排,分别喊 “你好,捷途”,车机都能精准识别是谁在说话,不会出现 “主驾喊指令,后排响应” 的混乱。朋友试了下让车机 “打开后排空调到 24 度”,话音刚落空调就调好了;我问 “今天北京天气怎么样”,车机不仅报了温度,还提醒 “傍晚有小雨,记得关窗”,这种 “精准又贴心” 的交互,比很多只能识别主驾的车型方便太多,长途开车时,后排乘客不用喊主驾帮忙,自己就能操作,特别省心。

还有个细节让我很意外:车机里的导航支持 “越野路线规划”。销售说如果要去非铺装路面,导航能避开水泥路,优先推荐适合越野的路线,还能显示沿途的补给点和救援站。虽然我平时主要在市区开,但偶尔想跟朋友去郊外露营,这个功能就很实用,不用再提前在手机上查半天路线,直接用车机导航就行,省去了很多麻烦。

四、空间:180cm 乘客坐后排不憋屈,露营党直呼 “够用”

空间绝对是捷途自由者的 “王牌优势”。光看数据,轴距 2810mm、车长超过 4.7 米,已经赶上不少合资中型 SUV 的尺寸,实际体验更是超出预期。我身高 180cm,把前排座椅调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后,坐进后排,腿部还能留出三拳多的距离,不用把腿蜷起来;头顶距离车顶也有一拳多的空间,不会有 “顶头” 的压抑感。朋友身高 185cm,坐在后排也说 “不挤”,这种空间表现,哪怕是全家五口人长途出行,也不会觉得局促。

后排纯平的地板必须重点夸 —— 中间没有凸起的传动轴鼓包,三个成年人并排坐时,中间乘客不用把脚架在上面,能舒舒服服地放好双腿。之前帮怀孕的姐姐选车时,最头疼的就是后排凸起,孕妇坐在中间特别难受,要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经常需要坐三个人,这种纯平地板真的能提升太多舒适度,细节上的贴心,往往比 “大空间” 的噱头更重要。

座椅的舒适性也值得一提,用的是高档仿皮材质,摸上去软软的,却又有足够的支撑性。我试坐了半个小时,腰部和背部没有明显的酸痛感,这种 “软硬适中” 的调校,比很多 “一味求软” 的座椅更适合长途乘坐。前排座椅支持多方向电动调节,还带加热和通风功能 —— 北京的冬天特别冷,早上上车后打开座椅加热,不到一分钟座椅就暖和起来,坐在上面像裹了层小毯子,简直是 “治愈神器”;夏天开车时,打开通风功能,后背不会闷得全是汗,这种 “冬暖夏凉” 的体验,对北方用户太友好了。

后备箱的灵活性更是惊喜。常规状态下,放两个 28 寸的行李箱加几个背包完全没问题;把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形成一个接近两米长的纯平空间,我和朋友躺进去试了试,两个人并排躺也不挤,对于露营爱好者来说,这就是 “移动的大床”,不用带帐篷也能在郊外睡个舒服觉。后来我们还试了试装一个折叠自行车,不用拆卸就能直接塞进去,这种 “能装又灵活” 的空间,比很多 “看着大却不好用” 的 SUV 实用太多。

五、动力与越野:2.0T 够劲还省油,新手也能轻松 “去野”

动力方面,捷途自由者有 1.5T 和 2.0T 两种选择,我试驾的是 2.0T 车型,搭配 8AT 变速箱,最大马力 187kW、最大扭矩 390N・m,开起来的感觉用 “利落” 两个字就能概括。

在市区通勤时,起步很轻快,踩下油门就能跟上车流,不会有 “肉” 的感觉。早高峰遇到堵车,跟车时油门和刹车的响应很线性,不会出现 “一窜一窜” 的顿挫,开起来很平顺。后来上了高速,试了试超车 —— 当时车速 80km/h,深踩油门后,变速箱换挡很积极,动力很快就上来了,超车时一点不费劲,而且整个过程很稳,不会有飘的感觉,这种 “随叫随到” 的动力储备,不管是市区还是高速,都能让人心里很有底。

最让我意外的是油耗 —— 原本以为 2.0T 的硬派 SUV 油耗会很高,实际开下来,市区拥堵路段大概 10 个油左右,跑高速时能降到 8 个油上下,而且加的是 92 号汽油,比加 95 号的车型省不少钱。朋友开的某合资 SUV,排量一样,市区油耗要 12 个多,对比下来,捷途自由者的油耗表现真的很亲民,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长期开下来能省不少油费,不用再为 “加油贵” 头疼。

越野能力是捷途自由者的另一大亮点。接近角 28°、离去角 29°、离地间隙 200mm,这些参数比很多城市 SUV 强太多。我们特意找了一段土路试驾,路面上有不少坑洼和小坡,开过去时底盘很稳,没有明显的颠簸,而且不会刮到底盘,那种 “从容不迫” 的通过性,让我觉得 “这才是硬派 SUV 该有的样子”。

XWD 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是个 “黑科技”,切换速度特别快,遇到湿滑路面时,能迅速把动力分配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全地形模式有经济、运动、雪地、泥地和沙地五种选择,我试了试泥地模式 —— 当时路面有不少积水和泥坑,挂入泥地模式后,车辆会自动调整动力输出和刹车,只要稳住油门和方向盘,就能轻松通过,完全不用费心操作。最贴心的是 X 模式,能自动识别路况,就算是越野新手,也不用纠结该选什么模式,跟着车机的提示开就行,大大降低了越野的门槛。

后来我们还试了试涉水 —— 虽然没遇到太深的水,但销售说这车的涉水深度能达到 700mm,雨天遇到积水路段完全不用怕。对于喜欢 “去野” 的朋友来说,这种 “既能城市通勤,又能轻度越野” 的能力,比单纯的城市 SUV 更有吸引力,周末想去郊外撒撒野,不用再专门开一台 “专业越野车”,捷途自由者就能满足需求。

六、安全与购车政策:安全感拉满,入手门槛还不高

安全方面,捷途自由者做得很实在。车身用的是笼式高强度钢,比例达到 80%,A 柱和 B 柱都做了加强处理,销售说在碰撞测试中,车身的抗撞性和吸能效果都很优秀,坐在车里能明显感觉到 “扎实”,这种 “肉眼可见的安全感”,比很多 “只堆安全配置” 的车型更让人放心。

主被动安全配置也很全面,全系标配主驾、副驾安全气囊和前排侧气囊,还有胎压监测、车身稳定系统这些 “保命” 的配置。中高配车型还带 AEB 主动刹车功能 —— 我在试驾时特意试了试,当前方有障碍物时,车辆会先发出预警,如果驾驶员没反应,车会自动刹车,避免追尾;车道辅助功能也很实用,要是开车时不小心偏离车道,方向盘会轻微震动提醒,高速开车时能减少很多风险;疲劳预警功能会通过摄像头监测驾驶员的面部状态,如果发现有打哈欠、眯眼的情况,会及时提醒休息,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这些功能都是 “隐形的安全保障”。

购车政策也很有诚意,完全不用 “为了买台车咬牙攒钱”。落地价从 12 万多起,换新价只要 9.99 万起,比很多同级别城市 SUV 的入门价还低。如果有旧车置换,还能享受到置换补贴,最高能补 1 万多(具体价格及权益以当地4S店为准)。让人放心的是,首任车主能享终身整车质保,后期用车不用担心 “修不起”,4S 店的服务网络也很完善,不管是保养还是维修,都很方便,不用跑老远找 4S 店。

七、总结:谁该选捷途自由者?这三类人别错过

试驾完捷途自由者,我最大的感受是 “它太懂当下年轻人的需求了”—— 不追求 “全能神车” 的噱头,而是在 “个性、家用、越野” 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没有明显的短板,却在很多细节上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你是这三类人,那捷途自由者绝对值得重点考虑:

第一类是 “喜欢个性,偶尔想‘去野’的年轻人”—— 方盒子造型够独特,不会跟别人撞款;2.0T 四驱版的越野能力,能满足周末去郊外撒野的需求,不用买台城市 SUV “憋屈” 自己,也不用为了越野买一台不适合日常通勤的硬派车,“一车两用” 的属性太香了。

第二类是 “有家庭,需要大空间的用户”—— 纯平后排地板、接近两米的后备箱空间、45 处储物格,能装下孩子的玩具、婴儿车、露营装备,全家出行不用 “将就”;座椅加热、通风、四音区语音控制这些配置,能照顾到家里每个人的需求,这种 “懂家庭的贴心”,比单纯的 “大空间” 更重要。

第三类是 “预算有限,想选高性价比的务实者”——12 万多就能买到骁龙 8155 车机、大空间、全液晶仪表;14 万多能拿到 2.0T 四驱版,比同价位的合资 SUV 配置高太多,而且终身质保、油耗亲民,后期用车成本也不高,不用 “为了品牌多花钱”,把钱花在 “实实在在的配置” 上,才是真的划算。

当然,捷途自由者也不是完美的 —— 比如高速行驶时风噪有点明显,不过开点音乐就能掩盖;车机的 APP 生态还不够完善,有些常用的软件没有适配,希望后续能通过 OTA 升级补上。但这些小缺点,在 “12-16 万” 的价位里,完全算不上 “致命短板”,毕竟没有哪台车能让所有人满意,关键是 “它的优势是否刚好符合你的需求”。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买车光看评测没用,一定要亲自去 4S 店试试 —— 坐进车里摸摸内饰,感受下空间是否够用,开在路上体验下动力和操控,这些 “亲身体验” 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如果你刚好在选 12-16 万级的 SUV,又不想在 “个性、家用、越野” 之间做妥协,那不妨去试试捷途自由者,说不定它就是你一直在找的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