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8块钱一公里的顺风车你见过吗?
打开顺风车平台,大多单子的单价都稳定在 1-2 元 / 公里,可最近一位网友刷到的一单,却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 ——72 公里路程,报价足足 552 元,算下来每公里近 8 元,相当于普通顺风车价格的8 倍。

“第一眼还以为平台系统出了 bug,” 这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时哭笑不得,“72 公里 552 元,就算是专车也未必这么贵,可盯着单子看了半天,不仅没被抢走,反而安安静静待在列表里。”
评论区里,不少人也跟着疑惑:“这么高的单价,按理说该被秒抢才对,难道大家都没看见?” 直到有人指出单子的终点 —— 香港,这场 “价格谜题” 才慢慢有了答案。

和内陆不同,香港物价比内陆高一至三倍,燃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98 号汽油每升价格远超 15 港元,比内陆同型号汽油贵出近一半;过路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若走港珠澳大桥,私家车单次通行费就需 150 元人民币。更别说跨境运营还需额外购买覆盖港澳地区的车辆保险,每年保费比内陆常规保险贵 2-3 倍,这些成本最终都得摊进行程定价里,552 元的报价看似离谱,对比起香港物价来说很正常。

然而,价格还不是紧要的,最关键的是粤港两地牌照这道 “高门槛”。想要开私家车从内陆往返香港,必须持有粤港两地车牌,可这张牌照的获取难度,远非普通司机能企及。
以内资企业申请的 “粤 Z” 车牌为例,不仅要求企业在广东省内年纳税额达到 100 万元以上,还需满足固定办公场所、员工社保等一系列附加条件,且牌照申请需经过多部门审核,周期长达 3-6 个月。

即便申请成功,每年的牌照维护费、车辆年检费也得花费数万元,更别提牌照本身的稀缺性 —— 目前广东省内流通的粤港两地私家车车牌仅数千张,可以说拥有这类牌照的车主非富即贵,这类车主,也根本看不上顺风车这单 “小生意”。另外,在路上,看到此类牌照的车,尽量也避开走,磕磕碰碰赔不起。
“有两地牌照的车,大多会接跨境包车的活,” 一位从事跨境运输的司机透露,“从深圳到香港市区的包车费,单程就能收 1200-1500 元,而且不用像顺风车那样迁就乘客的上下车点,效率高多了。” 对他们而言,552 元的顺风车,还算是低价位的。
这类跨境顺风车,更像是跨境出行市场里的 “小众选项”。若想往返港澳,或许选择高铁、跨境巴士会更划算,对有两地牌照的司机而言,顺风车终究只是 “锦上添花”,而非主要营收来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