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时,市场一直不给机会,跌不到自己的预期买点;持有时,市场老是跌跌不休,账户每天都绿都在亏钱;想卖时,市场老是涨不上去,走不进自己的预期区间,无法获利了结。时间一长,就很熬人,令人焦虑。
总是被市场波动操控着自己的投资心态,持续下去难免会被波动消灭,成为市场里人人喜闻乐见的送财童子。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想清楚“波动”是咋回事儿,能够做到坦然面对市场波动,那就能解除自己的焦虑情绪。

市场波动是由公司价值和股民情绪共同交织而成的交响乐,晦涩难懂。它下一步是高音还是低音,是走流行乐还是曲风突变为重金属打击乐,难以预测。就如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所言,市场先生是一个患有躁郁症的疯子。
鉴于此,我们最好的应对姿态是“利用”。有利时,我们就加入其中,或买或卖;不利时,我们就冷眼旁观,静静地看着它表演,该干啥就干啥。该生活就吃喝玩乐,该学习就阅读听课,该上班就努力工作……
我们要深刻地洞察到这一点:股市只是一个报价系统。它就像我们在淘宝、京东上买东西,每个店铺都会给出自己的报价一样。股市每个交易日都会对手里的股票提供一个报价,其具备时时刻刻都上蹿下跳的特质。
买股票就像谈生意买东西那样,自己有需求,也看中了商品,价格满意咱就买,不满意咱就可以不要。如果股市对心仪股的报价合适,那咱们就或买或卖。如果报价不合适,那就可以把股市当成一个耍猴戏的地方,一个猴子在卖力表演永不停歇的猴戏大舞台。
市场报价的作用只是方便我们买与卖。所以,我们只用关注买入价格区间与卖出价格区间即可。至于其它市场波动所衍生出的价格,都是虚的,我们可以不用理会。把它当作不存在,忽略掉,也未尝不可。

除了关注买卖价格区间外,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买到手的东西,因为它才是背后那个真正决定价格的东西。当我们买入股票后,钱就变成了股权。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手里的股权价值几何。知道了它值什么价,就不会焦虑。
比如我们买了一只股票,每股价值大致在80元。那么,当我们在三四十元的价格区间买入时,你还会感到焦虑吗?不仅不会,反而还会像偷腥的猫趁主人不注意时吃到了小鱼干那样暗自高兴。
如果市场价格波动到了100多元,那我们就可以用100多元的价格卖出每股只值80元的股权。这也不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也会让我们升起一种捡到了大便宜的愉悦情绪。
股市只是一个报价系统,只有买卖价格是真的,其它价格都是虚的。买到手的股权也是真的,是那个真正能够创造财富、决定价格的东西。对此,我们要深刻的认知。
市场波动是人心虚妄的映射。在大多数时候,市场价格对我们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不用过多关注。我们只需要牢牢抓住那些报价合适的机会即可。

我们也有一些针对性的策略可以起到解除焦虑的作用。
情绪焦虑可能来源于财务压力。用钱花钱时发现钱不够,难免会令人感到忧虑。所以,如果我们只是用闲钱投资的话,那就可以避免这一点儿。
闲钱就是那些即使损失光了也不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的钱。想一下,投资的钱都亏掉了,自己也没什么生活障碍,还能够美美地与家人和谐地生活,如此又何谈财务压力,又怎会焦虑呢?
情绪焦虑还可能来源于蠢蠢欲动的交易欲望。
身处在少则几千亿多则几万亿的金钱场中,难免会让人升起想参与其中的念头。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一下大小分仓策略。弄一个大账户,再弄一个小账户。忍不住想操作,动了想交易的念头时,就可以用小账户玩一玩,满足一下交易欲望,纾解焦虑情绪。
情绪焦虑也可能出自于对投资组合的信心不足。
如果咱们能设计出一套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系统,那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试想一下,当你手里的持仓即使跌跌不休,一直阴跌下去,甚至有的还像恒大一样颗粒无收,你每年也能够从组合里获得一笔足够生存的稳稳的分红收益,令你生活无忧,让你不用流落街头,不用疲于奔命只为果腹,也不用担心失业,没了底气面对生活,你还会焦虑吗?
而同样是这个投资组合,在预期最好的情况下,它能够有翻倍甚至翻几倍的收益,你还会信心不足,还会焦虑吗?

如果因财务压力而感到焦虑,那就只允许自己用闲钱投资;如果抑制不住交易欲望,那就用小账户满足一下;如果因信心不足而焦虑,那就做一份适合自己的金融规划。
不要被市场波动抓住心神,对其做到“利用”即可。有利咱就用,无利咱就看。
股市只是一个报价系统,是一个股权交易的渠道。咱们只用关注买入和卖出价格区间,其它时候的波动就当不存在。我们要关注到真正决定价格起伏的股权,不要在波动上浪费时间、精力。
你炒股几年开始稳定盈利的?盈利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