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黄河之肾·候鸟天堂”|运城圣天湖旅游攻略:在黄土高原与母亲河的臂弯里,邂逅生态与文明的双向奔赴

“看!那只白天鹅又飞回来了!”11月中旬的运城,寒风裹着黄河特有的湿润气息掠过圣天湖,58岁的观鸟爱好者李伯举着长焦镜头

“看!那只白天鹅又飞回来了!”11月中旬的运城,寒风裹着黄河特有的湿润气息掠过圣天湖,58岁的观鸟爱好者李伯举着长焦镜头欢呼——他的望远镜里,一只羽毛洁白的天鹅正舒展脖颈,掠过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

作为黄河中游最具代表性的河滨湿地之一,圣天湖坐落在运城市芮城县东垆乡,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是华北地区少见的内陆湖泊与黄河湿地交融的生态系统。这里既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黄河50景”之一,今年入秋以来,随着首批冬候鸟陆续抵达,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其中40%为专程来“赴天鹅之约”的摄影爱好者和亲子家庭。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解锁这座“黄土高原上的生态明珠”。

从“黄河故道”到“湿地博物馆”:一片湖承载的万年文明与生态密码

圣天湖的故事,始于一场“黄河改道的馈赠”。

“这里的湖盆最早是黄河故道。”芮城县文旅局资源开发科科长张敏介绍,“约1万年前,黄河在此形成天然滞洪区,经千年泥沙淤积、水位涨落,逐渐演变为湖泊与沼泽交织的湿地。如今圣天湖水域面积1.3万亩,湿地率超80%,是黄河流域‘河-湖-滩-塬’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样本。”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双重身份”:

生态价值:作为“黄河中游重要湿地”,圣天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关键“驿站”。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天鹅、大鸨、灰鹤等200余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其中天鹅种群占山西全省的70%以上;

文明印记:湖岸的“西侯度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人类用火最早的地方”,湖畔的“古魏城遗址”(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则见证了晋南农耕文明的兴盛。“古人依湖而居,靠水而生,圣天湖的每一滴水,都流淌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张敏说。

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鹅湖观鸟台”。木质栈道延伸至湖面,两侧芦苇荡随风起伏,偶尔惊起一行白鹭。“这里是观天鹅的最佳位置!”景区讲解员小吴指向远处,“11月中下旬到次年2月是天鹅最集中的时段,最多时能看到2000多只,它们或在湖面游弋,或振翅高飞,像一片会移动的云。”

湖西侧的“湿地科普馆”则用科技手段解码生态密码:通过VR设备,游客能“潜入”水下观察沉水植物;互动屏上,实时显示着湿地水质、候鸟种群数量等数据;标本墙上,陈列着黑鹳、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羽毛、骨架,直观呈现生物多样性。

“带孩子来上‘自然课’太值了!”运城某小学的语文老师陈女士带着三年级学生在科普馆做笔记,“以前讲‘湿地保护’很抽象,今天看天鹅的羽毛结构、听候鸟迁徙的故事,孩子们说‘以后再也不往湖里扔石头了’——生态教育,从看见开始。”

核心体验:从“看湖”到“懂湖”,解锁圣天湖的“四季限定浪漫”

圣天湖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湿地=单调”的刻板印象。无论是春夏的荷风蛙鸣,还是秋冬的候鸟翔集,亦或是镶嵌其中的古村、非遗,都让这里成为“可游、可学、可居”的复合型景区。以下五大玩法,带您深度感受“黄河湿地的N种打开方式”。

1. 冬季限定:赴一场“天鹅之约”

11月下旬至次年2月是圣天湖的“高光时刻”:

最佳观测点:天鹅湖观鸟台(近水平台)、湖西浅滩(天鹅觅食区);

特色活动:景区每日9:30、15:00提供“观鸟导览”(免费,需提前在公众号预约),由鸟类保护志愿者讲解天鹅习性;

摄影贴士:清晨6:30-8:30光线柔和,天鹅活动频繁,建议带400mm以上长焦镜头,关闭闪光灯。2. 夏日限定:赏“接天莲叶无穷碧”

6-8月,圣天湖变身“荷花海洋”:

核心赏荷区“千亩荷塘”种植红莲、白莲、太空莲等10余个品种,花期持续至9月初;

可乘乌篷船穿行荷塘(船票50元/人),听船娘唱山西民歌,采一支荷花作纪念;

湖畔“荷文化体验馆”提供荷叶茶制作、莲子羹品尝等互动项目(材料包30元/套)。

3. 文化漫游:在湖光里触摸“古魏遗韵”

圣天湖周边藏着两条“文化线索”:

古魏城遗址:距景区5公里,是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现存城墙残垣、宫殿基址,可感受“三家分晋”前的晋南风云;

大禹渡景区(联动游览):相距15公里,传为大禹治水“凿龙门、疏黄河”的起点,有“禹王庙”“神柏”等遗迹,可与圣天湖形成“黄河治理文化线”。

4. 生态研学:“湿地小卫士”养成计划

景区针对亲子家庭推出“湿地保护”主题研学:

课程内容:认识湿地植物(芦苇、香蒲)、制作鸟类喂食器、参与“清理湖滩垃圾”公益活动;

成果认证:完成研学任务可获得“湿地小卫士”电子证书,优秀学员有机会参与冬季候鸟监测。

5. 隐藏玩法:住“湖景民宿”过慢生活

景区内的“天鹅湖民宿群”是亮点:

房屋依湖而建,推窗可见芦苇荡与天鹅;

提供“黄河鱼宴”(现捞黄河鲤鱼、野生鲶鱼,人均60元)、“湿地野菜宴”(荠菜、马齿苋等时令野菜);

夜间可参加“星空露营”(自带帐篷或租景区帐篷,收费80元/晚),听工作人员讲“天鹅夜间归巢”的故事。

实用攻略:如何“有备而来”拥抱这片生态秘境?基础信息

地址:运城市芮城县东垆乡圣天湖景区(距运城市区约70公里,距永济普救寺30公里);

开放时间:8:30-17:30(17:00停止入场,全年无休);

门票:成人票60元/人(含湿地科普馆;60岁以上老人、1.2米以下儿童免票;学生半价);

导览服务:

免费:入口处领取《圣天湖导览手册》,扫描二维码听语音讲解;

付费:“生态深度游”(含专业讲解、观鸟设备租赁、研学课程,150元/人)。

交通指南

自驾:导航“圣天湖景区”,景区有免费停车场(车位500个,节假日需排队20分钟);

公交:运城中心汽车站乘“运城-风陵渡”班车至“圣天湖路口站”(车程1.5小时,票价15元),转乘景区接驳车(5元/人);

高铁/飞机:

高铁至“运城北站”:乘出租车至景区(约1小时,车费120元);

飞机至“运城张孝机场”:乘机场大巴至“运城汽车站”,转乘班车(约2小时)。

三日深度游路线(生态+文化+休闲)

Day1:湿地探秘

上午:抵达景区→天鹅湖观鸟台观鸟→湿地科普馆学习→午餐(景区餐厅尝黄河鱼);

下午:千亩荷塘赏荷(夏季)/乌篷船游湖→荷文化体验馆做手工→入住天鹅湖民宿;

晚上:参与“星空夜话”(听工作人员讲湿地故事)。

Day2:文化寻根

上午:乘车至大禹渡景区→参观禹王庙、神柏→体验“黄河纤夫”民俗表演;

下午:返回圣天湖→古魏城遗址考古模拟(景区合作项目,需提前预约)→晚餐(民宿吃野菜宴);

晚上:自由活动(观星、散步湖边)。

Day3:轻享慢生活

上午:湿地骑行(景区提供双人自行车,30元/小时)→湖边写生/拍抖音→午餐后返程;

可选:顺访永济普救寺、鹳雀楼(距圣天湖约1小时车程)。

注意事项

湿地蚊虫较多,夏季需备防蚊液;

候鸟保护期内(10月-次年3月),禁止投喂面包、饼干等食物(景区提供专用鸟粮);

湖岸部分区域为生态保护区,需沿木栈道游览,勿随意进入;

节假日民宿需提前1周预订,推荐选择“观鸟房”(视野最佳)。

游客故事:在这里,读懂“人与自然的双向治愈”

“我是第5次来看天鹅了!”西安的退休医生赵阿姨翻着相册,“第一次是10年前,只有零星几只;现在越来越多,说明环境真的变好了——天鹅用翅膀给生态‘打分’呢!”

“带孩子来做‘湿地小卫士’!”运城的王女士说,“孩子以前觉得环保是大人的事,今天捡了半小时垃圾,说‘我要保护天鹅的家’——这种体验比说教有用一百倍。”

“我是来拍‘黄河落日’的!”北京的摄影爱好者老张架好三脚架,“圣天湖的黄昏绝了:湖面是金的,天鹅是白的,中条山是青的,黄河水是浑的——所有颜色都撞在一起,像幅油画。”

结语:圣天湖,是黄河的“生态名片”,更是文明的“活态传承”

从万年前的黄河故道,到今日的“候鸟天堂”,圣天湖用最本真的方式诠释着:最好的旅游,不是“征服自然”,而是“敬畏自然”;最动人的风景,不是“刻意造景”,而是“万物共生”。

正如张敏科长所说:“圣天湖的价值,不在‘湖有多大’,而在它是黄河的‘肾脏’——净化水质、涵养生态,也给每一个来这里的人,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

这个冬天,不妨去圣天湖吧。在天鹅的振翅声里,听黄河的呼吸;在湿地的芦苇荡中,触摸文明的温度。你会发现:所谓“诗与远方”,不过是自然与人文共同写就的,关于守护与热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