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和田玉市场真相:每年千万件玉器,最后都流进了谁的口袋?

从业和田玉行业二十年,我见证了太多玉器的流转。每次走在苏州玉雕村、北京十里河、上海城隍庙这些大市场,看着琳琅满目的玉器柜

从业和田玉行业二十年,我见证了太多玉器的流转。

每次走在苏州玉雕村、北京十里河、上海城隍庙这些大市场,看着琳琅满目的玉器柜台,我就在想一个问题:这成千上万的玉器,最终都被谁买走了?

今天,我就把这些年观察到的市场真相,跟各位玉友好好聊聊。

源头的秘密:原石都去哪了?

说到玉器的流向,得先从源头说起。

新疆籽料、新疆山料、南阳独玉、湖北绿松石、云南保山南红、四川凉山南红、辽宁岫玉、析木玉……这些产地我都去过不止一次。

在矿区,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

有直接和矿区合作的大厂商,好料刚出矿就被他们收走了。还有零散的收货人,守在矿区附近,高价收购原石。好料子?他们留着,只涨不跌。

2002年开始,内地商人成车成车地往新疆运籽料。

我认识一位上海的藏家,他租用的银行保险箱里堆满了和田玉料。"一个不够,租了好几个。"他每年投资玉料的资金就在1000万元左右。

2007年,喀什玉龙河被限制开采。

籽料价格像坐了火箭,市场上到处传"籽料要绝矿"的消息。而另一边,大量好料都囤在几个大商人手里。

这就是源头的第一环——原石阶段,大部分优质料子就已经被有眼光、有实力的人拦截了。

玉雕师:近水楼台先得月

原料到了玉雕师手里,就要开始第二轮筛选了。

作为手工艺人,玉雕师是给原石赋予生命的人。

他们很少戴玉,但一定会藏玉。

为什么?

因为他们太清楚料子的好坏了。原石的优点、缺点,在他们的刀下一览无余。碰到好料,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我认识的几位苏州老师傅,家里的藏玉都价值不菲。有的是切料时留下的边角料,有的是雕废了舍不得扔的,还有的是专门挑好料自己雕着玩的。

一个不藏原石的雕刻师不是好雕刻师,不爱藏玉的雕刻师也不合格。

当然,他们的首要目的还是接活挣钱,收藏只是第二位的。

但就是这"第二位",已经让相当一部分好料留在了雕刻师手里。

玉商:这个市场最庞大的推手

玉商,才是玉器市场的核心。

每年千万亿的交易额度,都在他们这里诞生。

门店、摆摊、赶会、拍卖、电商、微商、直播、旅游区……你能想到的销售渠道,他们都在用。

我见过太多玉商的操作手法。

一件作品从工作坊500元出来,卖给1号玉商800元。2号玉商又花1200元从1号玉商手中买走。这样倒来倒去,价格就被炒高了。

最后买的人,可能花了三五千块。

这就是市场规律。

玉商自己也戴玉,也藏玉。因为他们深知一个道理:疯子买、疯子卖,还有一个疯子在等待……

只要这个链条不断,玉器的价值就会持续上涨。

小白:每年都有新韭菜

小白,是对玩玉初入门的人的别称。

说实话,这个群体是最容易被割的。

什么都不懂,最好骗。

我见过太多小白花钱买假货的案例。被骗几万、几十万的,都是人傻钱多的土豪,或者是有钱显摆的暴发户。

当然,也有很多没钱但想玩玉的小白,花个千儿八百买块戴戴,这占大多数。

但话说回来,谁不是从小白开始的呢?

买的没有卖的精,不想吃亏就得上当。

多看多学多问,多逛市场多问价,少出手就行。

被骗了?就当"交学费"了。

只要不气馁,慢慢积累经验,小白总会升级成玩家的。

玩家:玉器流通的最大消费群体

玩家,是小白的升级版。

对玉器有一定了解,手里至少有几十件甚至更多了。

他们爱什么买什么。今天南红火就买南红,明天青玉火就买青玉。听说哪哪拍卖玉器几百万成交,就赶紧入手点,坐等升值,期待一夜暴富。

玩家之间也会倒货、换货。

玩家可以说是玉器流通中最大、最多的消费者。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注重艺术素养和精神文明。

玉器要色有色、要形有形、有工有意、佩玩还能升值,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群体的购买力,撑起了整个玉器市场的半边天。

藏家:真正有实力的大玩家

藏家,是最有能力消费的藏玉人。

他们也是从小白、玩家一路升华出来的,对艺术的追求高人一等。

藏玉更多选择质优工良的大师作品和孤品。高端的藏玉人就是财大气粗,有勇有谋的收藏家。

这里不得不提王健林。

他花了1.3亿买下崔磊的一件洒金皮籽料作品《镇守相安》。

这些年,很多明星也开始进军玉器行业。

李连杰、陈道明、成龙、王刚……都是圈内有名的玉器收藏家。

要说女明星收藏,就要数刘晓庆最厉害了。她收藏的翡翠都是价值不菲的品种,翡翠、和田玉、南红、蜜蜡都是她收藏的对象。保守估计,她的玉器收藏价值几百亿元!

这些明星藏家,有钱、有眼光、有品位,每次出手都是精品。

他们的收藏行为,也带动了整个高端市场的活跃度。

还有一大部分,压在箱底

说完买家,还得说说那些没卖出去的玉器。

当然还有一大部分还压在箱底,在玉商手里。这个数字就比较庞大了。

压箱的原因,可能是工艺粗糙,也可能是玉质太差,或是价位过高……

总之,卖不出去。

这些玉器或许会在某个时机重新流入市场,或许会一直压着,直到遇到识货的人。

我的一点感悟

在玩玉的这条洪流里,有人因此暴富,也有人因此败落。

更多的是一见倾心的喜欢。

在一件心动的作品前恋慕观赏,在手心里盘玩流转,或是赠予知己友人,给玉赋予更多的含义。

玉器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家庭,以后它会变得越来越大。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为此付出欢喜和悲愤。

也许你手里只有一块玉,我想那也是你怀着憧憬和欢喜得来的。

假若你手中无玉,那终有一日你会和它重逢相见。

这就是:结缘。

各位玉友,你们手里现在有多少件玉器?都是从哪里入手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玩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