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做管理最有效的方式:一手烧香,一手拿枪

✎ 导语管理和做人一样,最忌讳一根筋。做管理,一手烧香,一手拿枪。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深山之中,小和尚问老

✎ 导语

管理和做人一样,最忌讳一根筋。

做管理,一手烧香,一手拿枪。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深山之中,小和尚问老和尚:“为何师父每日清晨既要在佛前焚香,又要在院中练武?” 老和尚只是笑而不语,带他来到一棵松树前。 冬日积雪,松枝因柔软而弯腰,雪滑落后又变挺立,反观旁边一棵杂木,枝干僵硬傲然挺立,积雪压身时咔嚓一声便断裂。 “看见了吗?”老和尚说,“焚香是柔,让人心服,练武是刚,令人敬畏。真正的修行,刚柔并济才是大道。” 小和尚瞬间顿悟。

刚柔并济?这何尝不是管理的真相?10多年的培训经验告诉我,管理说穿了就8个字,一手烧香,一手拿枪。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聊聊,香,怎么烧,枪,如何拿?

01

烧香要诚

不能见庙就拜

先说说烧香。

烧香,就是把员工当尊佛,对团队好一点。可惜现在90%的烧香,都烧错了地方。

比如,有的公司迷信企业文化,以为每周聚餐、每月团建,就是打造团队凝聚力。可结果钱花了,时间搭进去了,员工私下骂,又占用老子的周末,还不如折现给我。

你以为员工真傻吗?一顿人均一百的火锅,就能让他们忘记你平时怎么抠门、怎么甩锅的?

这种见庙就拜的形式,香烧了不少,神仙一个没请来。

真正的烧香,是明白两个理儿:烧给谁,怎么烧。

(1) 香,要烧给真神

什么是真神?就是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人。但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谁是真神?

我以前带过一个做课程顾问的下属,小伙子平时很蔫儿,开会也总是坐在角落。直到有一次业务出了问题,全组人都束手无策时,他默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三下五除二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后来我才知道,他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主动把业务的信息核对筛选过一遍。

这样的员工,才是真神。可有多少管理者能识别出来?

识别真神,需要的是用心,而不是用眼睛。那些整天在你面前晃悠、汇报工作的人,不一定贡献最大,而那些默默干活的人,稳定业绩的才是团队顶梁柱。

有一个技术大牛,因为不善于表达,在晋升答辩时被刷下来了。我当时想,下次还有机会。结果三个月后,他去了竞争对手那里,薪资翻倍。临走前他说,我不是在乎钱,我在乎的是被认可。

这个教训让我们也明白,烧香要烧在平时,而不是等到失去时,在点香拜佛。

尤其现在的95后、00后,他们可不接受因为你是我领导,所以我就必须听你的这种鬼逻辑。他们需要知道我为什么要做?渴望参与感,更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

(2) 香,要烧的持久

管理最怕什么?三分钟热度。

这个月业绩好,带着团队大吃大喝;下个月业绩下滑,马上板着脸训人。这种喜怒无常的管理方式,最容易让团队失去安全感。

做管理,不是一次性的感情消费,而是长期坚持的温度维持。那怎么做持久?说到做到。

说到这,我特别佩服一个前辈,他有个习惯,每周五固定和某个下属单独聊10分钟。不聊KPI,不追进度,就问三句话:“最近顺心吗?”、“需要我帮什么?”、“下一步想往哪走?”

就这10分钟,比什么团建都管用。他说,管理就是浇水施肥,你不能渴了人家一年,然后指望一次大水漫灌就解决问题。

持久烧香的另一个秘诀,就是把人当人。

记得团队里每个人的口味,点下午茶时不忘了给那个不吃辣的同事单独要份清淡的。哪个女生生理期不舒服,主动让她适当休息。这些小事积累起来,才是真正的团队温度。

02

拿枪要准

但枪口抬高一寸

说完烧香,再来看看拿枪。

管理者一拿枪就变样,好像不凶点就显不出权威。其实拿枪的精髓就一句话,对准,但枪口抬高一寸。

(1)开枪要瞄准

你知道吗?大部分团队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努力,而是目标太多。

月初定目标时,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做,结果员工手头同时有十几个重要任务。最后就是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

下属的注意力有限,当领导什么都想要,员工就不知道什么最重要。

更可怕的是,很多管理者自己都说不清到底要什么。朝令夕改,今天强调质量,明天强调速度,让团队无所适从。

瞄准,指哪打哪的前提,是你指的方向是对的。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业务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大腿根做决定。

在分配任务前,我认为一定要非常清晰地告诉员工,这个阶段,我们只做三件事。而这三件事中,只有一件是最重要的。

(2)开枪有弹性

拿枪,不是为了把人打死,是为了让事情做成。

弹性执行的核心是信任。信任员工的专业能力,信任他们的工作态度。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平时的观察和了解之上。

设定目标时要坚定,但实现路径可以灵活。给员工一定的自主空间,往往能激发更大的创造力。

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恰恰相反,目标设定时模棱两可,执行过程却控制到每一个细节。

比如,一个项目,你只需要明确最终交付物和截止时间,具体怎么完成,交给员工自己决定。如果有人习惯凌晨工作,只要结果达标,何必强制他九点打卡?

这时,你的角色是教练,而不是监工,你只是帮他辅助解决问题。

(3)开枪留情面

就算到了必须开枪的地步,也有不同的开法。

枪口抬高一寸,是老话,也是大智慧。意思是,执行规矩时,在原则范围内,留点人情味,别一枪打死。

在这我想问大家一个比较现实的思考题,换做是你,你该如何做?

一个你一直很看重、平时表现极好的员工,这个月因为家里老人重病,急需照顾,连续迟到了三次,按制度必须罚款。你怎么处理?

低级做法,装没看见,怕影响他情绪。结果其他员工效仿蹬鼻子上脸。 中级做法,公事公办,按制度罚款通报。规矩守住了,但员工心凉了。 高级做法,罚款单照开,钱照扣。这是拿枪的刚性,对所有人公平。 但完事后,你私下把他叫来,“制度是底线,我不能破,家里事儿处理得怎么样了?需要我帮忙直接说。”

这么一做,员工啥感觉?他会恨公司的制度,但对你这个人恨不起来。员工会觉得领导虽然罚了我,但心里还是装着我的。

03

烧香时想着拿枪

拿枪时不忘烧香

这是最难的部分,如何在严格和宽容之间找到平衡点?我的体会是,对事要硬,对人要软。

现在我养成一个习惯,每次想批评下属前,先想三个问题:

1.这个问题,是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

2.布置任务,我有没有说清我的期望?

3.下属需要什么帮助?

同样,每次想施恩时,也会反问自己:

1.这个帮助真的对工作有帮助吗?

2.会不会造成不公?

3.会不会让团队产生依赖?

这种思维方式,帮我避免了很多管理上拍脑袋临时决定的陷阱。

✎写在最后

烧香,看到员工作为人的需求,被尊重、被认可、被关心。

拿枪,确保团队作为组织的效率,有目标、有纪律、有结果。

这两者缺一不可。

在管理中,你是烧香多还是拿枪多?遇到过什么样的领导?欢迎评论区聊一聊。

讲师助理冰冰19906518391

决胜中层:中层经理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课程日期

2025年11月21-22日 周五周六(2天1晚)

授课讲师

蒋小华

学习费用

¥4980元/人【精品小班授课】

参训地点

浙江・杭州

课程形式

前沿分享(40%)+案例拆解(20%)+工具实操(20%)+小组研讨(20%)

主讲专家:蒋小华

承办单位:杭州行课教育&匠道商学院

课程说明 :

在VUCA时代,企业竞争已从“资源争夺”转向“组织能力决胜”——中层管理者既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基层团队的引领者,更是跨部门协同的枢纽。他们的能力短板,会导致战略变形、团队内耗、效率低下;他们的能力跃升,则能激活组织效能,推动企业持续增长。

本课程可以帮助学员——

✅ 从“事务型管理者”进阶为“赋能型领导者”,掌握一套可复制的“目标-执行-带教”闭环方法论,提升团队效能30%+;

✅ 解决团队管理中的高频痛点(如目标落地难、员工激励无效、跨部门协作阻梗等),学会激活个体动能、搭建人才梯队,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高绩效团队,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中坚引擎”。

课程融合华为、阿里等标杆企业的中层培养经验,配套20+管理工具、10+情景模拟、5大实战案例研讨,既提供“道”的高度,更交付“术”的落地,是中小企业中层管理者“即学即用”的必修课,也是企业打造高战斗力团队的首选公开课。

课程收益:

通过2天1晚学习,学员将直接获得以下能力提升:

✅ 角色清晰化:1小时内理清「管理者vs领导者」核心区别,明确中层“承上启下”的3大关键职责(战略解码、团队赋能、结果兜底),告别“传声筒/救火队员”角色错位;

✅ 执行高效化:掌握「目标拆解-过程追踪-结果达成」全流程工具,现场演练解决“目标冲突”“计划赶不上变化”等高频难题;

✅ 团队激活化:学会协作技巧(含向上/向下/横向沟通5大场景工具),并现场模拟 “请示汇报”“资源协调”等真实对话;

✅ 时间可控化:通过时间与精力管理组合工具,制定个人「时间-精力」双优化方案,减少“忙茫盲忘”状态;

✅ 激励落地化:破解“员工不买账”激励难题(画饼/奖励无效/掏心掏肺不领情),掌握「五层需求对症下药+3个维度精准卡位+低成本激励法」,带团队更有心法。

✅ 人才梯队化:学会“STAR面试法+用人所长策略+离职留心五步曲”,掌握“OJT四步法+GROW教练模型”带教技术,为企业复制更多“合格管理者”。

课程特色

✅ 强针对性:直击中层管理者“夹心层困境”(上有战略压力、下有执行难题、内有团队管理挑战),所有内容围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拒绝空泛理论。

✅ 高落地性:每个模块均配备“工具+案例+演练”组合,学完即可带回企业应用,确保“上课有触动,回去有动作”。

✅ 深互动性:采用“小组研讨(6-8人/组)+情景角色扮演+管理问题现场诊断”形式,学员带着企业真实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走。

✅ 前瞻性:融入AI时代的管理趋势(如远程团队协作、新生代员工激励),帮助中层管理者提前储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课程大纲:

前言:中层强,则企业强——你的管理水平,决定团队战斗力上限!

模块1:自我管理

第一章 自我觉醒:从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认知跃迁”

1. 管理认知:谁是管理者?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他人拿结果”;

2. 管理者的三重身份:执行者→协调者→领导者(当前处于哪一层?)

3. 问题研讨: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4. 管理者常犯的错误及角色错位;

5. 领导力转型:从“管控”到“赋能”的七项职能转变;

6. 四维威信:专业(让人信服)、魅力(让人追随)、成果(让人信任)、公正(让人安心);

7. 团队凝聚力的密码:未来在哪、什么是对的、如何达成;

8. 工具演练:管理者角色定位画布(现场绘制个人角色转型路径图)。

第二章 思维升级:中层必备的6大“破局思维”

1. 价值思维:“我能贡献什么?”—从完成任务到创造价值的视角转换;

2. 结果思维:“执行商>情商智商”—用24字方针打破“道理都懂做不到”的困局;

3. 当责思维:“责任跳来跳去?根源在逃避!”—破解“责任跳来跳去”的三大对策;

4. 协同思维:“跨部门协作难?把同事当客户!”—用“需求-价值”交换法打破部门墙;

5. 决策思维:“先收集事实还是聆听见解?”—用“数据+直觉”平衡法做正确决策;

6. 成长思维:“固定型VS成长型”——管理者思维模式决定团队上限。

模块2:工作管理

第三章 使命必达:从目标到结果的“全流程管控”

1. 目标认知:为什么说“目标管理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

2. 科学定目标:SMART原则+平衡计分卡+4个目标制定技巧;

3. 目标冲突解决:如何通过“数据说服+价值对齐”达成共识;

4. 任务拆解实战:剥洋葱法、WBS法(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5. 管理工具:OKR目标与关键结果法+OGSM目标与执行;

6. 讨论:为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制定五步法;

7. 过程管控三阶法:查核化、例行化、督导化;

8. 结果保障:执行24字方针,用“热炉定律”强化规则刚性。

第四章 掌控时间:效能、效率与精力的“三重提升”

1. 效能>效率>勤恳:

Ø 为什么有人24小时干不完,有人8小时超额完成?破解“忙茫盲忘”;

2. 案例研讨:“XX经理的一天”(小组互评:哪些行为在浪费时间?如何调整?)

3. 时间管理工具包:

Ø 效能:8020法则+四象限法+ABCDEF法;

Ø 效率:二维时间管理法(时间×专注力=成果)-番茄工作法+心流工作法;

Ø 精力:精力管理4支柱(身体/情感/思想/精神);

4. 工具实操:现场绘制个人《时间-精力管理矩阵表》,优化次日工作计划。

模块3:人员管理

第五章 沟通艺术:上下级/跨部门沟通“无障碍通关”

1. 沟通本质:沟而不通,问题不在话术,而在心态;

2. 沟通底层逻辑:人际沟通3步骤+乔哈里视窗;

3. 必学工具:

Ø 共情沟通4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倾听再解决冲突…);

Ø 非暴力沟通4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Ø 向上沟通:电梯测验+5A请示法;

Ø 向下沟通:1:1会议(把时间投资给下属)+BEST反馈法;

Ø 横向沟通:高效说服同事6步骤+5P法。

4. 情景演练:请示汇报/跨部门资源协调/冲突处理(现场模拟+导师点评)。

第六章 激励秘籍:让员工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1. 激励本质:领导的核心是激发团队的善意

Ø 员工动力=物质激励×精神认同×成长机会;

2. 激励问题讨论:

Ø 画饼充饥,员工不爱吃,怎么办?

Ø 掏心掏肺,员工不领情,怎么办?

Ø 设置奖项,员工不心动,怎么办?

Ø 给予奖励,认为应得的,怎么办?

Ø 先批评,还是先表扬?

Ø 关注优秀员工还是落后员工?

3. 需求洞察:五层需求理论+ 保健激励即时升级(小奖励大作用);

4. 心理效应:牢骚效应、波特效、保龄球效应、阿伦森效应;

5. 激励策略:走心计划、低成本激励、即时奖励。

第七章 授权赋能:从“自己干”到“带着团队干”

1. 授权必要性:为什么领导者越忙越累?

Ø 不授权=不信任=团队停滞;

2. 授权的时机:时间不够用/重心调整/人才培养……

3. 授权原则:权责对等、知人善任、相互制约;

4. 授权工具:RACI矩阵;

5. 授权方法:激励-指导式、权力等级式;

6. 授权七字法:选、讲、给、看、防、查、评;

7. 案例研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如何找到授权的“黄金平衡点”。

第八章 带教传承:从“带人做事”到“带人成长”

1. 培育法则:721模型+贝尼斯定律+守破离思维;

2. 辅导技术:OJT四步法+情境领导+纠偏四步法

3. 如何教练下属?让下属睿智起来!

Ø 深度聆听:聆听4层次;

Ø 高能提问:OF提问法;

Ø 群策群力:头脑风暴+德尔菲法;

4. 教练工具:GROW模型+五级反馈+六句口诀;

5. 离场管理:复制“第二个你”;

6. 教练辅导情景演练。

第九章 人才引擎:关键人才的选、用、留全流程

1. 选人原则:变“招人”为“抢人”

Ø 避开“套娃现象”:只招比自己弱的人;

2. 选人技巧:STAR面试法(情境-任务-行动-结果);

Ø 面试时如何识别虚假信息?

Ø 面试时常问的经典问题;

3. 用人策略:用人所长、严丝合缝(人岗匹配度)

4. 留人关键:留心>留薪

Ø 留人的普罗西姆法则;

Ø 离职面谈五步曲;

Ø 离职面谈情景演练。

案例研讨:核心员工离职,如何挽回信任并优化团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