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现在不鸡娃的家庭后悔了吗

现在不鸡娃的家庭后悔了吗——婚姻悄悄话[07期]前几年“快乐教育”口号流行的时候,家长们认为这是既得利益者的糖衣炮弹,不

现在不鸡娃的家庭后悔了吗——婚姻悄悄话[07期]

前几年“快乐教育”口号流行的时候,家长们认为这是既得利益者的糖衣炮弹,不能听;过了几年课外辅导被取缔的时候,家长们焦虑孩子如何在课余时间赶超竞争对手;而现在,当那些家长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在房产周期中是那么不值一提时,他们放弃了鸡娃。

这两年考研的人数都在锐减,相反考公的竞争激烈度一年比一年高。孩子以后有稳定的能够跨越周期波动的收入,才是最实在的。

曾经的潮流是不鸡娃就是放纵孩子,而现在则是孩子健康成长就好。那么现在选择不鸡娃的家庭,他们会后悔吗?

走到三公里外的少年宫,80后用了二十年

那批鸡娃的家长大多是80后,童年物质条件虽然比60后、70后好一点,但总体精神世界还是很匮乏,所以他们尽量想按照自己的规划给孩子最好的,也算是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

过去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让很多年轻家长觉得不能让孩子被落在起跑线上,“虎妈虎爸”也曾经是影响80后家长的时代思潮。

他们给孩子培养各种艺术兴趣像弹钢琴跳芭蕾等等,是那么烧钱,但是投入跟产出完全不成正比——除了逢年过节在亲戚面前磕磕巴巴谈几个音或者蹦跶两下收获点掌声。孩子不喜欢,钱包也受罪。

除了这些所谓提升孩子素养的课程,那些主科的补课项目更是受到追捧,好像课余时间除了睡觉吃饭,只要有半天时间空着就是放纵。

我的外甥,当年一周只有周日的晚上可以打两个小时的游戏,其余时间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

为了孩子,硬着头皮也要上,最夸张的家庭里孩子教育开支会占到家庭开支的一半以上,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当年被鸡的那批娃如今大多进入社会,他们似乎大部分人也还是从事着普通的职业,经营着普通的生活。

现在来看,大部分当年鸡娃的家庭对孩子的投入可以说没有收获惊天动地的结果,但他们不后悔,而会觉得如今孩子还可以、还不错、还将就的生活是自己努力鸡娃的成果!

90后、00后小家庭逐渐践行“顺其自然”教育理念

当年被鸡的孩子们如今早已陆续进入社会,成立新的小家庭了,如今在他们这一代兴起的思潮变成了“顺其自然”,让孩子扬长避短,加以引导。

他们知道对于孩子的教育,再拼命再投入,也拗不过成长的客观规律与社会的行业周期。十几年前最热最流行的高考志愿是土木工程,如今再看,选择大于努力,时代趋势大于个人努力。

现在除了那些打着托管的名义补习主课的托管班,其他课外兴趣班现在很难吸引到家长。

我家小区门口的一家琴行、一家舞蹈机构在今年都陆续关门,前些年一到晚上八九点总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所以当下对于孩子教育最理性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和家长都没有过去特有的那种焦虑和迷茫,反正未来路还很长,只要在往前走就好。

不鸡娃,也不是说放纵孩子,而是抛弃了过去那种拿钱砸、把课余时间堆满的教育打法,改成引导孩子,放松紧绷的教育节奏,给孩子成长和选择未来的空间。

毕竟在未来,可以预见大部分职业之间并不会有着天差地别的待遇,而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将不会非常难以实现。

这样与其将孩子打造成那极少数的“人上人”,不如引导孩子发展长处,做自己相对能接受的行业职业,不贪心、能沉下心过平凡但还不错的生活,那就是自己能给孩子带来的最大幸福。

如今稳定的小康生活是千金不换的,过去高增长时代中望子成龙成凤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顺其自然的教育风气下,那些不鸡娃的家庭并不会后悔,因为他们没有损失,只要孩子不走弯路邪路,即使将来收入少一些,但起码收入与认知相匹配,不折腾,平平安安。

你觉得如今还需要努力鸡娃吗?评论区一起讨论一下!

我是大超,点击关注不迷路,婚姻生活二三事,我们每天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