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海上报警设备普及率已达85%,但海上人员落水救援成功率仍未达理想状态。核心痛点在于——传统设备仅能实现“报警触发”的单点功能,而完整救援链需要实时感知-可靠通信-智能调度-协同救援的全流程体系支撑。
磐钴智能基于北斗技术构建的“落水报警救援系统”,通过创新的三层架构——前端设备协同、无死角通信保障、平台智能调度,缩短救援响应时间,并缩小搜救范围,重新定义水上安全的行业标准。

一、传统落水报警方案缺陷
(一)响应滞后与误报困境
1、响应滞后:在国际性重要(敏感)海域,GPS信号可能因地缘因素被故意屏蔽,这会导致设备定位功能完全失效,无法为后方提供精确的经纬度坐标信息。
2、误报率高:在船舶颠簸或雨水飞溅等常见海上场景中,容易触发不必要的报警,从而降低了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通信孤岛与数据割裂
1、信号覆盖盲区:公网通信在离岸20海里外完全中断,传统手持VHF对讲机有效距离仅5海里。
2、数据不互通:报警信息分散存储于各船终端,无法形成全局态势感知,延误救援决策。
(三)救援资源调度低效
1、人工决策为主:依赖指挥中心经验判断,缺乏量化数据支撑。
2、跨部门协同滞后:海事、渔政、搜救队等多主体信息若传递3-5次人工转接,则平均耗时28分钟。
二、磐钴建设方案
磐钴智能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北斗盒子PD17、北斗信号弹TD10与海洋北斗安全监管平台的深度集成,构建了一套从“个体预警”到“平台指挥”再到“精准救援”的三级防护体系,实现了海上应急救援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一)第一级:个体防护层(终端层面)
以北斗三号短报文便携终端(以下简称北斗盒子)PD17与北斗三号短报文搜救终端(以下简称北斗信号弹)TD10作为核心终端,构成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这一层的核心任务是快速感知险情、即时发出报警,确保“事发即知”。
这两款设备都集成北斗定位与通信能力,采用“手动+自动”双模触发设计。
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者可主动一键SOS报警;设备具备落水检测,同时支持淡水和海水,人员落水后无需手动干预,终端落水后3秒内自动开机并触发求救信号。

落水报警结构图
1、北斗盒子PD17
设备底部接口通过延长线实现“触水感应前置”解决了传统设备因放置位置导致的报警延迟问题。延长线底部同步集成专用触水接口,与设备主体接口共用报警触发机制,一旦延长线接口接触水体,即可快速传导信号并自动启动报警流程。相比仅依赖设备主体触水,大幅缩短报警响应时间,确保落水瞬间就能触发预警。

2、北斗信号弹TD10
作为紧急情况下的视觉与信号双重保障,北斗信号弹TD10不仅能通过内置的北斗模块发送精确位置信息,还能在夜间发出强烈光信号吸引救援注意,实现“看得见,找得到”的双重救援效果。其独特的易携带与快速部署特性,使得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迅速发挥作用。

(二)第二级:数据传输层(通信层面)
设备具备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北斗RNSS定位等功能,专门为应急救援场景而研制。设备充分利用北斗三号系统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即使在没有传统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海域,也能确保紧急信息的及时发送和接收,为海上遇险人员提供关键的通信保障。
设备在开机时会自动上报当前位置信息,设备支持长达48小时的连续报警模式,落水后每分钟上报一个位置,终端可连续追踪48小时,为后续的搜救行动提供了重要的位置信息。
(三)第三级:指挥决策层(平台层面)
海洋北斗安全监管平台作为体系的“智慧大脑”,实现了从单点报警到系统化救援的跨越。平台通过三大核心功能构建完整的救援闭环:
①、全景态势感知:集成落水人员位置、报警时间等多维数据
②、救援资源调度:统一指挥调度周边救援力量,优化救援路径
③、全过程可追溯:完整记录从报警到救援完成的全流程数据
海洋北斗安全监管平台
海洋北斗安全监管平台为一款集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B/S架构定位追踪系统于一体的专业卫星定位通信平台,专为行业用户提供一体化监督管理。为海上交通、渔业、海上作业、应急通信、海上石油天然气、海事等各个行业提供全国范围的实对指挥调度、应急通信、实情信息快速上报与共享等服务。
该平台能够实时接收并处理来自北斗盒子PD17和北斗信号弹TD10的报警信息。
通过监控大屏可视化呈现落水人员位置、报警时间、行程轨迹信息等关键数据,结合北斗指挥机实现对前端终端的统一调度,辅助指挥人员制定搜救策略,协调最近救援力量,形成“监测—报警—调度—救援”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大大缩短了从报警到救援的时间,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整套系统支持本地专网部署,为信息传输提供额外的安全层,保障用户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三、技术创新
(一)响应速度的突破性提升
传统落水报警设备受限于触发机制,往往存在数分钟甚至更长的响应延迟。磐钴智能通过“触水感应前置+双重报警融合”的技术路线,将报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为救援行动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
(二)定位精度的跨越式进步
系统融合北斗RNSS高精度定位与北斗RDSS通信能力,在实现位置上报的同时,确保定位精度达到米级。配合平台的智能纠错算法,有效克服海浪、天气等环境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三)可靠性的全面提升
从终端设备的IP68级防水设计,到平台的本地专网部署能力,系统在每个环节都考虑了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要求。双链路通信保障、多重电源备份等设计,确保系统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四、实际应用
该体系已在多个海上作业场景中得到验证,展现出显著的实战价值:
1、在海上风电运维领域,某风电公司为全体出海人员配备该系统后,成功处置多起意外落水事件,显著缩短平均救援响应时间。
2、在海洋运输行业,系统不仅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更通过积累的航行数据为优化安全管理规程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了从“事后救援”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3、在海洋渔业应用中,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特性特别适合长期海上作业需求,为渔民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海上人员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管理、操作等多个层面构建完整的防护体系。磐钴智能通过北斗盒子PD17、北斗信号弹TD10与海洋北斗安全监管平台的有机整合,实现了从“单点报警”到“体系救援”的质的飞跃。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海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理念的升级。当每一位出海者都能在这样的体系保护下工作,我们距离“平安海洋”的愿景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