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这电影属于在观众们看来是褒贬不一,夸的人也有,骂的人挺多,不过却意外捧红了那尔那茜。
“这是我见过最帅的女将军!”、“有女铮铮,爱她身上那股劲!”还有网友说她在《封神第一部》彩蛋里2秒镜头,就是惊鸿一瞥,谁不被“邓婵玉”的飒爽英姿折服。
以上这些夸赞那尔那茜的评论,没有高考移民、定向委培前,大家看的是“内娱无代餐”,如今是谁能牛的过她?
据公开资料显示,那尔那茜,蒙古族,1989年12月6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参演谍战剧《借枪》正式开始演艺生涯。

2012年,从上戏毕业。2023年,出演神话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2025年1月29日,在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饰演邓婵玉;6月7日,参演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播出。
关于那尔那茜的“高考移民”事件,目前没有官方媒体一锤定音,但也有网友发现,之前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发布的那尔那茜给高考生送祝福的视频已被删除。
定向委培这个事,那尔那茜自己有过爆料,她是在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的。

定向委培这个事呢,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先做个解释。
定向委培即定向委托培养,指的是用人单位,比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合作,定向选拔和培养特定专业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
上学或者进入培训机构前,学生是需要与用人单位、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最核心的关键点无疑就是“明确毕业后必须到指定单位工作”。
其实在1980年代前,所有大学生本质上都是“定向培养”,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当时委培形式尚未制度化,但已具备定向就业的雏形。
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时候,定向委培就开始减少了,这也是因为1996年后逐步取消包分配,还有就是部分委培单位效益下滑,难以履行就业承诺。

但一些特殊行业(如军工、师范、医学)还是保留定向计划,自费委培也明显增多,学生承担部分培养费用。
讲完了定向委培,再说回那尔那茜定向委培这个事。
关于那尔那茜是哪里人,现在也有不少议论,有爆料她原本是北京人,中小学都是在北京读的,高考的时候却是在内蒙古考的。
也有网友觉得这一点似乎并不存疑,北京的高考难度在公众普遍想法中不难的,为何要去搞高考移民?
想通这一点,那就需要做一个数据对比了。

北京的高考试卷是自主命题,题型灵活,注重创新思维和学科交叉。内蒙古的高考试卷是全国乙卷(原全国Ⅰ卷),偏重基础,难度中等,与全国卷风格一致。
根据2023年录取率与分数线数据比较,北京一本上线率 ~45%,内蒙古~25%,北京211录取率 ~14%,内蒙古211录取率 ~6%。
北京985录取率 ~5%,内蒙古985录取率 ~2%,北京清北录取人数 550+人,内蒙古清北录取人数50+人。
北京文科一本线576分(北京卷)、理科一本线527分(北京卷)。
内蒙古文科一本线468分(全国乙卷)、理科一本线427分(全国乙卷)。
根据这个数据可以得出一个浅显的分析,北京赢在“录取率”,内蒙古赢在“分数线”。
如果说高考移民是一个buff加持的话,那么定向委培又是一个buff加持。

那么,她的问题出现在何处?为何会引起网友们的不满呢?
第一点,她占用了定向委培的名额,我们可以看到她从上戏毕业后,并没有到指定剧团工作,而是选择去挪威进修,并在回国后成为上戏的助教。
这一系列的安排,不可能让她有时间到指定剧团工作。
定向委培的名额就那么多,她用了考上了名校,但没有完成去剧团工作的约定,这就是属于抢了一个其他人的名额。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对,而且是直接就是公务员,铁饭碗。”

也就是说,她不仅玩弄了定向委培的政策,抢走了另一个人获得编制的机会,而且还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
网友们为何不满愤怒,因为她们破坏了规则、秩序。
当普通人最容易能接触到的公平、公正被肆意钻空子、玩弄的时候,普通人的不满、愤怒势必会将违背的人吞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