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福建舰带着电磁弹射的龙吟之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的消息,在全球舆论场掀起巨浪。而身处东亚地缘棋局中的韩国,其舆论反应堪称“魔幻现实主义”——从最初的轻视质疑,到电磁弹射视频曝光后的集体惊叹,再到借势宣泄对美国的不满,韩国网友和媒体的态度急转弯,藏着比“真香”更复杂的大国博弈注脚。

起初,韩国舆论场不乏熟悉的“酸讽套路”。部分网络声音紧跟西方论调,声称福建舰“缺乏实战检验”“战斗力存疑”,甚至有极端言论将其贬低为“常规动力的大铁管”,断言其无法与美国航母相提并论。更有网友嘴硬质疑:“电磁弹射看着先进,实际电力系统肯定有隐患”“舰载机满载后能不能弹起来还不好说”。这种看似强硬的表态,实则折射出部分韩国民众面对中国军工崛起的复杂心态——既不愿承认差距,又难以掩饰内心的焦虑。
但技术的硬核突破,终究让偏见无处遁形。当央视官宣歼-15T、歼-35、空警-600三款舰载机完成全体系电磁弹射起降,韩国舆论瞬间上演“大型真香现场”。SBS电视台直接用“全球首款电磁弹射五代机”的标题刷屏,《朝鲜日报》一改此前避重就轻的风格,承认福建舰“作战半径已覆盖第二岛链”,并用“龙的爪子”喻指其对太平洋制海权的牵制力。韩语社交平台上,赞叹声彻底淹没了此前的质疑:“美国都没搞定的事,中国做到了?”“那些说中国做不到的专家去哪了?”“这差距简直让人窒息,我们还在调试bug,他们已经解锁全机型成就”。
这场舆论反转的背后,是三重无法回避的现实。其一,技术实力的“硬认可”。作为全球唯一实现常规动力搭配电磁弹射的航母,福建舰的弹射效率比美国蒸汽弹射系统高出30%,而美国福特级的电弹系统至今故障频出。韩国本身科技实力不俗,对这种“实打实的系统工程突破”有着天然判断力,正如网友所言:“技术到了一定高度,连对手都得服气”。其二,地缘格局的“清醒剂”。韩国夹在中美之间,向来是“美国的盟友,中国的邻居”。福建舰的服役让西太平洋力量对比发生质变,越来越多韩国网友意识到,未来海上规则已不再由华盛顿一家说了算,与其死扛远去的“老大哥”,不如正视身边的大国实力。其三,反美情绪的“导火索”。长期以来,韩国对美国的驻军费用分摊、半导体限制、造船项目“背刺”等不满积压已久,福建舰的成功恰好成为宣泄出口——有网友直言“美国造船厂一年造不了一艘船,还甩脸子给帮忙的韩国”,甚至喊出“美国时代结束了”的口号,夸中国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打美国的脸”。
当然,韩国舆论的“真香”并非立场转变。仍有零星声音坚持“中国不该浪费钱造航母”“福建舰离不开陆基支援”,这种矛盾心态恰恰说明,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摇摆与无奈。有网友调侃的“现任爸爸和前任爸爸都是世界最强”,看似玩笑,实则道尽了这种夹缝中的心酸。
值得玩味的是,不少韩国网友精准点出核心:“福建舰的假想敌从来不是韩国,而是美国”“放心,你们的航母不是给我们准备的”。这恰恰印证了中国海军的防御性原则——从辽宁舰到福建舰,我们的航母从来不是“秀肌肉”,而是为了维护主权、保护海上贸易航线,重新定义更公平的区域安全格局。
福建舰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收获多少点赞。但韩国舆论的大反转足以说明:当中国海军驶向深蓝,当电磁弹射的龙吟响彻大洋,某些人再想用“落后”标签定义中国,早已不合时宜。那些曾经的嘲笑与质疑,最终都变成了对实力的最好注脚。
旧地图已经装不下新的世界格局,而中国海军的征途,是更辽阔的星辰大海。至于韩国网友习惯不习惯?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面前,所有偏见终将被碾碎,所有清醒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