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午休时间是否计入工作时间?便利店员工的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午休1小时到底算不算工作时间?”上周闺蜜小林跟我吐槽:她在公司午休时总被领导发消息安排工作,可考勤却把这1小时扣除了,

“午休1小时到底算不算工作时间?”上周闺蜜小林跟我吐槽:她在公司午休时总被领导发消息安排工作,可考勤却把这1小时扣除了,感觉自己“白干”了。其实午休时间算不算工作时间,法律没有一刀切的规定,但有两个核心判断标准,结合真实案例一说就懂。

先搞懂规则:两种情况,算法完全不同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午休时间是否计入工作时间,主要看公司制度和实际情况,大致分两种:

1.明确计入工作时间:弹性安排,干活算加班

如果公司在劳动合同或员工手册里写清“午休计入工作时间”,那这段时间就算上班。比如:

某互联网公司规定“朝九晚六,含1小时午休”,实际工作7小时,但午休时若被安排改方案,需按加班算工资;

护士岗位常有“连班制”,午休半小时计入工作时间,吃饭时遇到急诊就得立刻上岗,这段时间算正常出勤。

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灵活安排午休,但只要实际在工作,公司就得算工时。

2.明确不计入工作时间:必须能自由支配,不能“待命干活”

如果公司规定“午休不计入工作时间”,那得满足一个关键条件:员工能完全自由支配这段时间,不用随时待命。比如:

普通办公室白领午休1小时,可外出吃饭、回家休息,这段时间不算工作时间;

工厂实行“打卡午休”,员工可离开车间自由活动,不计入工时合法。

但如果嘴上说“不计入”,实际却让员工“边吃饭边干活”,就算违法。

真实案例:便利店员工边吃饭边收银,午休到底算不算工时?

小李是某便利店售货员,劳动合同写着“每天工作11小时(早6点-晚6点),含1小时午休,不计入工时”。但实际工作中,因为店里人手少,他午休时必须守在柜台前,经常扒拉两口饭就得给顾客收银,可公司发工资时还是扣掉了这1小时。

小李觉得冤:“我根本没真正休息,凭啥不算工作时间?”公司却拿出《员工手册》说:“制度写得明明白白,你入职时也签字了。”双方闹到仲裁,结果公司败诉,被判补发小李这部分工资。

仲裁部门的理由很明确:判断午休是否计入工时,不能只看制度怎么写,关键看员工是否能自由支配时间。小李午休时必须在岗待命,本质上还是在工作,这1小时就得算工作时间。

这3种情况,午休就算“白干”也得算工时

如果公司说“午休不计入工作时间”,但你遇到这些情况,完全可以主张算工时:

必须在岗待命:比如前台、保安等岗位,午休时不能离开工作场所,随时可能接电话、处理突发情况;

被安排工作任务:午休时收到领导消息改方案、回客户微信,哪怕只花20分钟,这段时间也得算工作;

因工作原因无法正常休息:比如电商大促期间,员工被要求“边吃饭边盯后台”,午休时间实际在干活。

遇到纠纷怎么办?3步维权不踩坑

查清楚公司规定:翻看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确认公司对午休时间的书面规定;

保留实际工作证据:午休时的工作聊天记录、监控录像、同事证言等,证明自己在这段时间实际提供了劳动;

先协商再投诉:先和公司HR沟通,协商不成可打1233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其实判断午休是否计入工作时间很简单:如果这段时间你能自由离开岗位、不用处理工作,就算不计入工时;如果必须在岗待命或实际在干活,不管公司怎么规定,都得算工作时间。打工不易,该算的工时一分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