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又在纠结:“我想做个自媒体账号,但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赛道,做美食太饱和了,做知识分享又不够专业......生活Vlog到可以试试,但是选个什么设备呢?”我听着他滔滔不绝分析了半小时,忍不住问:“你这个月能发第一条视频吗?到时候发给我看看。”他愣了一下,摆摆手:“再看看吧,还没想清楚。”我听完他的话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和我朋友一样的人,他们脑子转得比谁都快,可是提起行动,一年半载都难以开工。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01.越想完美,越难开始。我刚开始做学写作时,一口气买了各种教写作的书籍,收藏了几十个“爆文秘籍”帖子......我以为准备好了,可一打开文档脑子就乱成一团麻。不是我不知道怎么做,而是想法太多,又觉得哪个想法都不够好,配不上我那“完美的开局”。直到后来有位编辑指出我的问题,“你先写够一百篇废稿,再谈文章好坏。”我听完似有所悟,硬着头皮开始写,哪怕写的非常烂也要坚持写下去。最开始的十几篇确实惨不忍睹,但写着写着,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就找到了感觉,面对不同题材也能得心应手。我再准备一篇文章发给编辑,没想到一次就过稿了。乔布斯曾说过:“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才能让它变得简单。”为什么我们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因为思考比行动安全。在脑海里筹划,永远不需要面对失败的尴尬;在想象中建构,永远不会被市场泼冷水。大脑是个聪明的“逃避大师”,它会制造出“我在努力思考”的假象,让我们感觉自己正在进步,实际上,这只是用思考的勤奋,掩盖行动的懒惰。我认识一位90后创业者,他的成功秘诀就一句话:“先开枪,再学会瞄准。”他做的第一个小程序,因为功能简单到被同行嘲笑“太简陋”,他一笑而过,两周后上线了小程序,然后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小程序版本。现在那个小程序已有百万用户。“如果等我把所有功能都想完美,现在可能还在写需求文档。”他说。学会给大脑来次“断舍离”。是时候清理我们过度复杂的思维了:1. 从“万事俱备”到“开始就行”。 等一切准备好,你永远都准备不好。2. 从“一鸣惊人”到“每天进步”。不要想着一鸣惊人,粗糙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三个月后你能看到巨大的改变。3. 从“面面俱到”到“单点突破”。不要想同时做十件事,把一件事做好,好过十件事做砸。4. 从“思考人生”到“动手做事”。戒掉拖延的习惯,从今天开始动手。楼下早餐摊的阿姨不懂什么商业模式,她只知道包子好吃就会有顾客买单,她就是靠着这个想法果断开干,两个月就做到月入过万了。简单做事,赢在迈腿的第一步。不是说思考不重要,而是想再多都只停留在想放上,你去尝试一次,才知道你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实行。管理学家奥卡姆提出过一把精神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告诉我们,不要增加事情的复杂度,凡事越简单越好。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从脑袋到脚的路!而财富,恰恰就在你踏出第一步之后,才开始向你靠近。停止你的过度思考吧,大胆迈出你的第一步,变好都是在路上。——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推荐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