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二战初期,法国装甲部队的主力,索玛-35中型坦克

1940年法国战役期间,法军装备的坦克型号不少,有FT-18、AMR-33/35等型号,这几个型号都是雷诺公司制造的。但

1940年法国战役期间,法军装备的坦克型号不少,有FT-18、AMR-33/35等型号,这几个型号都是雷诺公司制造的。但这些坦克体量太小,战斗全重也就在5至10之间,法军装甲部队真正的主力是索玛-35中型坦克。

索玛-35中型坦克

法国索玛公司于1931年开始研发索玛-35坦克,1935年完成测试,1936年春量产装备部队,生产持续到1940年。

索玛-35坦克战斗全重20000公斤,是一种中型坦克。该种坦克采用全铸造钢制车体与炮塔,车体为斜面装甲,这样可以增加敌方炮弹的跳弹率,索玛-35中型坦克具有较强的装甲防护力,以及较好的火力和机动力。该种坦克乘员3人,车体长5.30米,车宽2.10米,车高2.62米,车体正面装甲厚56毫米,车身装甲厚度40毫米,后部装甲厚20毫米。

该种坦克的动力为一台8缸汽油机,功率19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37公里/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59公里,最大越野行程129公里,爬坡度为40度,通过垂直墙高0.76米,越壕宽2.13米,涉水深1.00米。索玛-35中型坦克的主武器为一门40倍径47毫米火炮,辅助武器为一挺7.5毫米机枪。

索玛中型坦克具有优美的弧度,并且配备无线电对讲机。该种坦克与同时期德国军队的三号坦克相比,火力和防护力胜过一筹,但动力稍逊,三号坦克最高时速超过40公里。

1940年5月之前,已经有超过400辆索玛-35坦克在法军中服役,3个轻机械化师各装备87辆;驻北非国家突尼斯的第6轻骑兵师装备50辆这种坦克;第4后备装甲师有少量索玛-35中型坦克。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军装备的索玛-35坦克性能上乘,各国军界人士认为德国军队配备的37毫米AT反坦克炮难以攻克该坦克。但武器性能好是一方面,使用者才是最关键的。

当时法军对于使用坦克缺乏经验,他们战术拙劣,不懂得坦克需要与步兵结合才能发挥作作用。在战斗中坦克担任冲锋陷阵的任务,步兵负责消灭敌方反坦克火力从而保护坦克。在1940年5月爆发的法国战役中,法军却让坦克实施一些单独的作战行动,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遭受重大损失。

1940年6月,德军占领了法国,法军的索玛-35中型坦克被德军接收,改名为35C739坦克。德军将一部分索玛-35坦克改装为装甲指挥车,少量转交给意大利军队,还有一些后来参加了对苏联的入侵。二战结束时,一部分索玛-35中型坦克毁于战火,剩余的被废弃。

索玛-35中型坦克的不足之处是炮塔和车体连接不坚固,并且乘员仅3人,车长既要指挥坦克,又要负责火炮和机枪的装弹,还要瞄准和射击,这样势必会造成车长负担过重,影响射击速度,以致完全不能发挥坦克应有的效能。